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63(1 / 2)

加入书签

对自家的通判客气。

这原化州知州,为何又要对曲夏州通判客气?

原化州衙门众人笑:“也不看看他什么年纪,更不看看人家结交的朋友都是谁?”

“还有,人家可是被点名参加新皇登基大典的!”

虽然漳启皇帝的登基仪式比较简陋,那也是多少官员梦寐以求,想要参加的啊。

纪楚人还没来。

他在京城的好友关系,基本被扒了个干净。

如今皇上身边的红人,不到四十岁的薛明成已经是吏部右侍郎,上赶着要让纪楚领功,听说在曲夏州的时候,两人关系就不错。

再说最年轻的内阁成员许义许大人,之前得太子重用,现在得新皇重用,也是纪楚之前的上司,这次出狱极快,还能洗刷清白,就跟纪楚有关系的。

当年纪楚在曲夏州永锦府的棉花买卖上差点出事,也多亏了这位户部左侍郎开口澄清,听说这位等户部尚书一退,他就能立马接任!

文官有这两位,纪楚的前途还用想吗?

偏偏武官那边,人家也有人脉。

广宁卫的邓家父子,以及西北常备军岳将军,都领过纪楚的恩。

十万棉衣的事,有谁还不知道?

更因为这些,各地将领面对纪楚,都是有好感的。

再看看人家的个人能力,还用得着讲吗。

巴结他,就是巴结以后的前程。

听说新皇登基前后,总是找纪楚闲谈,朝中几项新政,也基本跟他们闲谈的内容相关。

其中一条,就是让滇州府一带寻找其他棉种。

以及让沿海船只多寻新粮种。

不出意外,新皇会在粮食产量上大做文章,找到更多好良种。

这点已经有专人负责了。

而纪楚领到的新政,则是发展军备。

新皇让他以数科联盟为基础,大力发展武备。

让他领曲夏州通判,更是为了此事。

所有人都看得明白,纪楚通判的位置,只是暂时的。

再看看人家的升职速度,六年前,还只是从七品的县令。

如今都是从五品的通判了。

焉知再等六年,人家又会是什么职位?

“所以咱们知州上赶着巴结啊。”

“这话说得,你不想巴结吗?”

“想啊!”

纪楚一行,五月底离开京城。

紧赶慢赶,在六月初九,便到了原化州州城。

按照原身的记忆,其实他也没来过几次这里,只有当年乡试时候在州城住了两个月。

那两个月对原身来说,几乎心力交瘁,考试之前的紧张,考上之后的欢喜,以及要不要立刻做官的抉择等等。

对于一个无甚依靠的年轻人来说,实在太难了。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B?u?Y?e?不?是?í???ū???è?n?????????????????ō???则?为?屾?寨?站?点

纪楚认为,原身的离世,跟这些悲喜交加也有缘故。

他到州城之后,人还没坐稳,就被知州等人请去应酬。

当地不少官员乡绅,排着队要跟他交际。

纪楚看得好笑,见面可以,吃顿便饭也可以,再多的就不行了。

在州城稍稍休整,纪楚按照原身的记忆去买了不少东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