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99(1 / 2)

加入书签

再看到仓库里的囤粮,又稍稍点头,最后目光放在棉花跟油菜的收益上,斟酌再三,开口道:“去年各项支出都按许知州的意思办即可。”

说着,又指了剩下的棉花收益,开口道:“这部分银钱,可有他用?”

卓主事答道:“棉花收益乃是去年的新进项,故而还未有分配,知州大人,您觉得放在哪里合适。”

新知州抬头看了户司众人一眼,原本严肃的表情,终于有了一丝轻松,开口道:“先放着吧,等本官知晓本地事务之后,再行定夺。”

一番交谈后,纪楚对新知州的性格也有了些了解,这位确实快人快语。

但能做大将的,必然也有其智慧。

新知州看着纪楚,忍不住道:“听说你做知县的时候,击退几百匪贼,当时是什么情况。”

这都是安建三十三年的事了,如今两年过去,纪楚都记不清楚细节,只把大概说了说。

新知州微微点头:“还是各地武备松懈的缘故,倘若各地军备整齐,不至于让匪贼如此行凶。”

话说到这,大家也都知道棉花的收益,知州想用到何处了。

纪楚更是了然,他毕竟听薛明成薛大人讲过知州的履历,大致知道他重点会关注哪些事。

倒是卓主事收了账册,还有点不明所以,还是纪楚稍稍使眼色,户司主事才试着道:“棉花收益放着也是放着,不如填充到军备上?”

毕竟这位一来,就说城门口的士兵们不够紧张。

想要让士兵们有气势,武器装备,军饷口粮,一样都不能少

算账这块,卓主事还是没问题的。

卓主事迅速理了前几年兵司治安巡防的账目,一时泪目。

这些年只顾着发展经济,他们这边的银钱还是那般贫瘠,着实有些可怜的。

最近发的福利,也只是顺便发了棉被服,还是之前兵司主事提议的,其他并无太多。

新知州听着,最后在兵司用度上签了字,再等沈通判核查后,就能照办了。

户司等人走出知州书房,才稍稍松口气,也算了解对方的想法。

卓主事还道:“多亏你提醒,没想到知州这样重视兵司。”

“也是,他之前就是兵部出来的。”

重视兵司。

新知州的第一笔预算,竟然是给兵司的?

这事根本瞒不住,很快传遍衙门。

兵司主事自然高兴,连带着刑司的刘为民刘大人都过来打听消息,刑司有没有沾光?

答案自然是有的,刑司那边的捕快等人,同样会有武器装备的提升。

这些消息证明一件事。

新来的知州,要主抓本地军马了。

这让很多官员并不适应。

虽然知州全知州事,但一般知州知府,都会着重管政务,比如许知州就是典范。

现在着重抓兵马,真的好吗。

尤其是许知州刚离任,他便大刀阔斧,实在不妥当吧。

也就户司聪明,用棉花的利润先站队了。

剩下的礼司,吏司,工司则不知道该怎么办。

吏司这边还算老神在在,他们主管官员考核起复,在左都事薛明成的建议下,按兵不动即可。

剩下的工司主事景大人何等聪明,让手下安心,他们工司自有作用。

但现在的礼司主事,表情明显不对劲。

他也是今年刚刚上任的,本以为还会像前主事那样被重视,没想到秀才遇上兵。

而他也听说,自己礼司这些人,跟户司纪楚是不合的。

真是举步维艰。

这几个部门各有不同。

最高兴的,肯定还是兵司跟刑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