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98(1 / 2)

加入书签

多个人与众不同。

那就是去年,以及前些年中举的举人们。

其中就有去年的乡试第一林元志, 他今年二十五,已经是举人了, 而且才华斐然, 实干也不错。

今年的会试也有机会一试。

走之前他还特意拜见纪大人,口中称呼已经从纪大人改为老师, 也算顺了时下读书人的风气。

纪楚还是说,大家都是举人, 不必这么客气。

但林元志执意如此。

以至于在去京城的队伍里,还是一口一个老师。

他们这些人跟着许大人一起回京,竟是为了安全,也是能得大人庇佑,还省了不少路费。

今年四月份就要考会试了。

这更是重量级的考核啊。

林元志不仅念叨纪大人,还念叨棉花。

去年整个曲夏州都在这种棉花, 就算是贩子们尽力收购棉衣棉被, 甚至直接买棉花, 可去年时间太短。

而且棉花下来的时候,很多地方道路都不通了, 故而大半棉花还在百姓们手中。

也不知道今年该如何处置。

织成棉布吗?

那永锦府的商贾们, 早就喊着要买白叠子了。

那棉花柔软洁白, 漂亮得不行。

就算织棉布要靠纯手工做, 谁让棉絮太短, 普通的织布机器效率太低。

也不知道数科那边,有没有研究出织棉布的机器出来。

哎,听老师说, 还有一种长绒棉,更适合做衣服织布,也不知道何时能寻到。

林元志身边的同窗忍不住道:“别想了,那边有纪大人,还怕不成吗?你好好考上进士,就能帮大人了。”

好像是这么回事。

他们专心备考就是。

曲夏州州城。

纪楚确实在忙棉花的事。

去年十月份收获,十月底本地人用上棉被服。

十一月份开始有人收棉被服,可惜这生意做到十二月基本就停了。

去年雪特别大,道路早就不通,又加上天气越来越冷,后期贩子们也有心无力。

现在二月份道路畅通,棉被服暂时却没了需求,曲夏州各家也没有再做,剩下的棉花都在家中。

对于本地百姓来说,家里囤货越多,心里越踏实,而且他们明白这东西很好,所以一时半会地不着急。

他们是确实不着急,该着急的是其他地方。

比如早早赶来的广宁卫董千户。

以及隔壁永锦府的纺织大户马掌柜。

广宁卫到曲夏州距离四千五百里地,能在二月下旬过来,估计是年前就出发了。

那边到现在,天气还不算暖和。

一直说广宁卫寒冷,可不是开玩笑的。

所以董千户来的目的很明确,想要棉被服,他们广宁卫可以买。

而永锦府过来的目的,同样是为了棉花。

但他们想要棉花的目的是做成布,这东西无论春夏秋冬都能用,而且棉布质量好,不少大户人家指名要买。

不过两方来了之后,一时半刻都没见到纪楚本人。

不是纪楚不想见,而是州城刚换了知州,许多官员职位变动,大家都在熟悉各自的事情。

以及熟悉上司的行事风格。

之前许知州在的时候,最重视的便是户司跟礼司,沈通判基本是摆设。

现在来了新知州,他最重视兵司,刑司,沈通判则要肩负起其他责任。

总之大家都要互相了解,接下来几年才能更好办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