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1(1 / 2)

加入书签

落,却还不至于为了权势富贵蒙了心。当然,这话蒙大人听了,须得烂在肚子里。若是哪日从旁人口中说出来了,本王会让蒙大人知道求死不能的滋味。”

话到最后一句,人已变了脸。

“下官谨记在心!必不会走漏半个字!”蒙泽躬下身,额头已是冒出了些冷汗。

萧恪面上阴恻转眼不见,笑盈盈起身将桌案的位置让出,走过来拉了蒙泽一把道:“方才说话已浪费了不少时辰,未免让有人之人瞧出破绽,蒙大人先着程昌年的字迹写这一封奏折,若还有话不妨边写便问。”

蒙泽坐在桌案前,他翻开那封空白奏折,奏折一角赫然已盖好了安北节度使的官印。私自用印,伪造奏折同样是欺君大罪,然而此刻比起可能犯下通敌叛国大罪的安倍节度使,能够神不知鬼不觉拿到安北节度使手信和官印奏折的燕郡王更令蒙泽胆寒。

思及此,他不由抬起头看向悠然坐在自己对面的萧恪,抬手抹了把汗。

直至蒙泽战战兢兢仿着字迹写完那奏折,二人之间也没有再多说一个字。萧恪拿着奏折和信比对字迹时,蒙泽显得有些坐立不安,他最终还是站了起来,走到萧恪身边,小心问道:“下官可否求王爷一件事?”

“嗯?何事不妨先说来听听。”

“王爷日后若是作为巡察御史去往燕州,可否把下官也一同调回燕州?”

萧恪冷笑一声反问:“本王凭什么帮你?调你回燕州于我又有什么好处?”

或许是感觉方才萧恪和自己一直都是为一个目的行事,让蒙泽产生了燕郡王是可仰仗之人的错觉,如今被这么一问,确是有些幻灭了。是他一时忘形,燕郡王所有谋划,皆因其中涉及了其血亲的安危利益,而自己回不回燕州,根本不影响燕郡王的这盘棋。

蒙泽鬼使神差得突然生出了些狂妄的念头,不过仅仅只是一瞬,他就将试图威胁燕郡王的念头压了下去,低头称是。也幸亏他没敢真的说出口,只是在脑子里随便幻想了一下,因为紧跟着萧恪便微笑着撂下了一句狠话,让蒙泽心凉了半截。

少年将仿好的奏折以及信纸重新装好收起,没留下一丝把柄,然后直视着正胡思乱想的蒙泽,淡淡一笑道:“本王如今虽说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可还是得多嘴奉劝一句。蒙大人心中烦恼,本王看在眼里却爱莫能助,只盼着你千万别因一时迁怒错了主意。毕竟……本王可不似我家阿绥那般忠正贤良,有以德报怨的胸襟雅量。”

“……”蒙泽站在原地躬着身子,一时不知道答什么的好。

“我这个人啊……”萧恪收了东西,信步至青年跟前,伸手拽了下对方的官服,压低声在耳边冷声道,“最容不下造次妄为之人,蒙大人日后可得掂量着办。”

蒙泽脊背发凉,却还是硬挺着反问道:“王爷先前还说过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萧恪闻言噗嗤一笑,歪头看了眼这直言不讳的青年,坦然答道:“是我说的。本王用你,是因为知道你心系燕州之事,不会做不利故友和家乡之事,所以才将这些东西拿出来,来日计划也对你和盘托出,何曾疑过?”

这回换蒙泽哑然。

“呵。这世上人心隔肚皮,你这小子与本王非亲非故的,本王凭何信你?再说方才本王拒你请求之时,你目露凶光,自以为掩盖得好,却是把我都当傻子哄了。”能让萧恪全心全意相信托付的,这世上唯有贺绥一人而已,更何况蒙泽方才脸上神情极是古怪,萧恪活了两辈子,瞧一眼便心中有数。

“你为本王尽心尽力,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你若非不听劝告做些越界之事,本王也不拦着,只不过你得好好掂量掂量,你蒙氏满门的人命摞在一起……赔不赔得起。”

“下官……明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