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合口椒(2 / 2)
在这些方面,张岱需要注意的就是关注一下那些河南织坊织工们各家丁壮返乡事宜。
当年他提出异地安置以避灾的想法,许多河南丁卒被迁移到河北幽州等地屯田安边,至于河北方面则因为宇文融搞了一个重开王莽河计划,许多丁卒都被留在当地丶没有进行异地安置,结果事情也是半途而废。
如今灾情基本已经过去了,各地民生也在快速恢复着,那些被异地安置的河南丁卒们自然也要陆续返乡,将要开始重建家园。
张岱之前提出这一方案,自然也要负责一部分善后收尾工作,当下他诸同年大部分都在河南一线为官,正好可以负责相关事宜。这些事情妥善安排好后,救灾也有了一个圆满的收尾,张岱同年们也能获得不错的政绩。
至于关中这里,自然主要就是建造茶园了。如今南郊两处韦家园墅都已入手,雇工们也陆续进场开始翻整土地。
相关的事情有孟浩然规划指导,李峡和窦锷也在帮忙,加上有他姑父郑岩提供官方的支持,裴敦复则提供兵部的休番兵簿作为雇工对象,因此事情也进展的很顺利。
不过茶园短年难成,张岱如果想提早介入到外贸互市当中,还是要从山南丶江淮等原本已经颇具产业基础的产地购买茶叶到关中来再作加工和处理。
他爷爷的好友赵冬曦担任太仆少卿丶掌管官牧事宜,而信安王又是朔方节度使,兼之突厥方面对各种商品需求也很旺盛,张岱打算今年就先尝试往朔方运上几千斤茶来试试水。
至于归义坊的廉租社区,近来也在全力用工。尤其是那些本来就居住在坊中的休番边士们,为了能够在下一次离家赴边前看到家人们住上新房,更是不分黑白昼夜的在赶工,就连陈东这个监工都屡禁不止。
张岱在平康坊的宅邸,入夏不久之后主体建筑便建造完毕了,如今只是由瓦匠漆匠画匠等等进行更加精细的雕琢修饰,而且这些事情全由云阳县主接手过去,根本不劳张岱操心。
不过由于之前他大姨的表态,张岱如今也不敢再堂而皇之丶毫不避嫌的出入岐王邸。
在此之前,少男少女互相爱慕不算是什麽,可当武惠妃表达出要嫁女的意思后,张岱这边拒绝,那边又跟别人黏黏糊糊,这无疑就是对他大姨的不尊重了。
所以在事情有了一个明确的解决方案之前,张岱起码也得在表面上和县主保持一定的距离。眼下岐王家还在忙着造观,而他那表妹起码还得好几年才能谈婚论嫁,倒是有足够的时间让张岱解决这一问题。
私事上各项事务倒还顺利,就算有什麽纰漏也不失补救之计。至于公事上那就要更加严谨,容不得马虎了。尤其当下虽然宰相履新,但新的政治格局还没有稳定并巩固下来,什麽意外情况都还有可能发生。
想要诸事稳妥,未必就要做缩头乌龟。尤其是在当下这种时局变化剧烈的时期,无所作为就意味着全无用处。
宰相们势力格局尚未稳定下来,尤其是裴光庭更加需要开疆拓土丶掌握权柄,在其麾下如果无所表现,很快就会被边缘化。而其他两艘船,萧嵩那里是老大对自己不感冒,宇文融那里则是一群下属对自己怨念十足。
张岱最稳妥的做法还是继续留在裴光庭阵营里,充分发挥自己合口椒的毒性,找准目标然后直接把对方麻个半身不遂,展现一下自己的战斗力!
一通盘算下来,夜色已经越深了,张岱正要起身收拾一下准备睡觉,张埱又醉醺醺的走进来,望着他笑语道:「今夜给你引见群徒,能不能帮得上手?今只我两人,你也不要客气,若是无用,我再给你寻找帮手!」
「这些人都很不错,倒也不需要另作网罗。阿叔年长于我,我也不能教你什麽择友需慎的闲话,但总之无论旁人做些什麽,总不能扭曲各自做人的品德和原则。有的人可以任用,但却不可亲昵……」
张岱这里还在斟酌着该要怎麽说,张埱已经先笑了起来:「你是说的吉温罢?我心里省得他是何物,有利则趋丶无利则去,难能寄以重义。
只不过他家世代酷吏,正合你用,我才引来见你。你自有你大父的风范丶待人处事比我精明得多,自然能够得其用而不受其害。至于我,是不会和他深入往来的,彼此本就不同路。」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