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0章 先天圣体(1 / 2)

加入书签

第441章 先天圣体

八月五日是当今圣人的诞辰,每年朝廷也都会举行一些庆典来为圣人贺寿,至于今年的圣诞日则又较往年有所不同。

年初的时候便已经确定要将此日设作千秋节,虽然具体的安排要到盛典当日由大臣奏请丶再以诏令的形式确定下来,但事情是早就已经确定好了的,而且相关诸司也都在按照高规格的标准进行筹备。

之前寿王还因为这件事来求助过张岱呢,张岱当时虽然答应下来,但是接下来各种事情找上头来,于是便也暂时把这件事抛在了脑后。

太常少卿薛绦之所以刁难马利征,也是为的这一件事。他是太子的丈人,当然要积极的为太子张罗声势。上巳节的时候,其人行事便已经露出这样的苗头,甚至还想要指使张岱过去,却被张岱给当面顶了回去,结果便去指使太常寺内公认的老好人马利征。

如今时间已经来到了六月,距离圣寿越来越近,薛绦对马利征的指使也是变本加厉。

而马利征此时已经是秩满待替的状态,只要接替的官员到任,他马上便要离开太常寺,自然免不了要分心处理自己的事情,准备离京返乡事宜等等,事情也是做的不够好,这自然引起了薛绦极大的不满。

因为怀疑马利征是故意的推诿,不肯把事情做好,薛绦便打算教训他一番,直将马利征已经秩满的考簿取来,将上面的判词大作更改。

官员考簿评价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每年的考课评价,虽然也是由上司拟定,但还要经过几道程序的考证才能成为最终的结果。另一部分便是官员离任时长官给予的判词,这一部分虽然不像历年考课成绩那样硬核,但实际上也能造成极大的影响。

毕竟考课不能直观的将一个人的性情禀赋全都体现出来,中上考和中上考之间也是有着极大的差别。长官的判词虽然不够客观,但越是这种主观的喜恶越能体现出他对一个人的真实感受。

如果一个人的档案里留下忤逆上官的判词,选司官员面对这样一份判词时必然也会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很有可能在第一关就被刷下去。

即便是侥幸通过了身言书判的考核而获得新的官职任命,新岗位的上司必然也会对其心存恶感丶区别对待。

所以薛绦这种做法是真的恶心,直接写坏了别人的档案,是要给人一辈子都留下一个负面的标签!

「事情我知道了,明早我与马协律一同归署,若有需仗义执言处,我绝不推辞!但我也是位处下僚,能不能更改长官判词,也不好笃言。」

张岱在听完马利征的讲述后,先是沉吟一番,然后才又对其说道:「况且我与薛少卿本就间隙颇深,争执过甚或还令其越发意气勃然丶兼累马协律。所以马协律若有别处助力可觅,一同发力那是最好。」

「没丶没有了……下官才识猥下,不为当权者重。虽前后承马文公丶元献公所引于事,但殊无事迹可称,今二公俱去,下官平日所识者,无非几员落拓学官。而今穷极,所以才冒昧来求张协律!」

马利征听到张岱这麽说,又是一脸忧苦的说道。

他倒是儒艺可称,也因此先后被马怀素丶元行冲引为修撰治学之职,历迁几番才得任职太常寺协律郎。

但是他两位荐主先后都已经离世,如今在朝声势可称者俱不相识,唯独跟张岱还算能说上几句话。

张岱听到马利征的自述,也不由得暗叹这位老先生是真不适合当官了,好歹在官场上也是混了不短的时间,结果竟然生生的连一个有权势的时流都没结识到。

看这架势,如果不是凑巧跟自己同署为官丶又常常帮自己顶班,这马利征怕真就连一个人都求不到了。

如此看来,也怪不得薛绦敢用明显不合规矩的手段来刁难他。官场上既不欺老丶也不欺少,欺的就是这种老实巴交丶只会埋头苦干的!

「那就明天归署之后再说罢。」

张岱心中暗叹着,接着看看门外天色,旋即又对马利征说道:「当下天色已晚,马协律不妨留宿我家,一起稍进晚餐,明早再一同归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