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李武韦杨(1 / 2)
第435章 李武韦杨
胜业坊位于兴庆宫的西邻,也是长安贵坊之一,宁王丶薛王皆宅居其中。
张说原本在胜业坊中也有赐邸,只是这宅邸难以住下众多族人,所以才又在永乐坊造宅。至于胜业坊这座闲邸,则就在儿子张垍尚主时分给了张垍,另加左近官园,一同造成了如今的宁亲公主邸。
这府邸位于坊东,和宁王邸比邻,有从兴庆宫龙池凿渠取水丶穿宅而过,因此宅中也有山池建筑,环境很是宜人。
这样的宅邸格局在长安城中,尤其是靠近诸大内的这些坊曲贵邸当中是不常见的,所以张垍以此为荣,不爱住回永乐坊大宅中,只热衷在公主府宴会时流。
不过今日的公主府不像往日那麽热闹,宅邸内外挂满了白练素缟,一片肃穆悲怆的气氛。清早张岱等人来到公主府随同治丧,别管各自心情如何,也要维持着一个肃穆悲痛的心情,各自眉头紧皱,低头咬唇不语。
尽管已经做了不少心理建设,可当他们入宅后,见到张垍个活宝泪眼朦胧的扶杖而出时,还是不免有些傻眼。这明白的知道是在给丈母娘哭丧,不知道的还以为这货自己老娘死了呢。
说是治丧,其实也没有什麽需要张岱他们做的,无非是跟着张垍一起去参加小殓仪式。所以他们来到公主府各自换了素袍之后,便陪同张垍一起出门去。
张垍尽管已经悲伤的不能自理,需要左右侍人搀扶,临出门时还不忘瞪眼吩咐其庶子阿兰:「你不许随来,回家去!」
那孩儿如今也渐有了自尊心,听到父亲如此嫌弃自己,霎时间也流出眼泪来,好像死了老子一般。
杨贵嫔本来随驾于兴庆宫,染疾后便转回大明宫治疗,日前疾甚病逝于大明宫的便殿,其子忠王又进奏请殡母于其王邸中。
因此张岱一行在离开公主府之后,便直往大明宫东南侧的十王宅而去。
如今的十王宅倒还没有这样的称谓,因为王邸虽然造成不少,但真正成家入住的皇子只有几个而已,其他的仍处于闲置状态。
张岱少与皇子交际,也是第一次来到这个在后世闻名遐迩的李家养猪场,对此间风物本来还略有期待,可是入此后却不免大失所望。
这里本来是一座附苑的夹城,重新经过翻整后造起了一座座宫院。这些王邸格局都是大同小异,外是一圈高大的围墙,内中建筑以几座华堂为中心,屋宇次第向外排开,看着很是规正,乍一看确实气派,看久了就觉得死板。
此时忠王邸已经有不少人员出入,除了禁中和王府的奴仆之外,还有朝中礼司派来的助丧官员,以及与忠王家有关系的皇亲国戚。
杨贵嫔出身弘农杨氏观王房,即女皇武则天的母族,她的父亲杨知庆便是武则天的表侄,她的姐姐是中宗之子丶节愍太子李重俊之妻,她的妹妹则是太平公主与武攸暨之子武胜之妻。
与之一同入宫为当今圣人嫔妃的,还有一个淑妃杨真一,乃是她的同族堂侄女。另外,历史上听从武惠妃指使丶参与构陷三王的杨洄,同样也是出身这个家族。甚至就连武惠妃的母亲,同样也是弘农杨氏族人。
后世讲起武周到开元年间的政治变迁,有一个学术上的概念叫做「李武韦杨」政治集团,讲的是这一时期执掌国家大权的一个利益群体。
这种学术上的概念只是为了便于让人理解错综复杂的政治脉络而进行的一个梳理和总结,并不能涵盖所有现实,但也的确是能说明一定的问题。
杨贵嫔有这样一个家世,那就意味着她的儿子忠王更容易获得这个群体的青睐,而当今太子则是一个意外。
当然随着先天政变发生,代表李武合流的太平公主势力遭到瓦解,「李武韦杨」也不再具有左右时局的能力。当今圣人甚至直接立娼女所出之子为太子,一样顺顺利利过了这麽多年。
观察事物的发展有很多角度,开天时期的时局固然是牢牢掌握在当今圣人的手中,但对李武韦杨们而言,这过程又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艰难曲折丶「拨乱反正」并最终取得胜利的过程。
如果说关陇军事贵族们是大唐先天带来的病灶,那所谓的李武韦杨就是由中提炼出来的毒性更烈的病毒,如附骨之疽一般附着在庞大帝国上盗取养分丶呼风唤雨。
张岱如今也勉强算是这个群体里的一个外围成员,他是武家的外孙,同时又与武惠妃有着良好的互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