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0章 大人有火跟朝廷发啊!(2 / 2)

加入书签

武器,都是朝廷给配的啊!

赵安哪里不知道这道理,所以没好气的哼了一声,便大手一挥:「取药与铅子来,本官要试铳!」

杜满见状吓的赶紧道:「大人,不可,万万不可!」

赵安不满:「为何不可?」

杜满小心谨慎道:「不瞒大人,这些鸟枪制成有些年头了,内中机件不乏老旧的,大人乃万金之躯,岂可轻易涉险」

「哦?」

赵安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有何险处?是点它不着,还是它一铳打出去自个炸了膛?本官今日要亲眼瞧瞧,朝廷每年耗用大量钱粮换来的究竟是杀敌利器,还是只能摆着看的样子货!」

藩台大人的意志不容置疑,也必须被服从,否则,就是抗命。

无奈,火药和铅子只能被取来。

就在众人以为藩台大人要亲自装填试铳时,未想藩台大人却将手中那铳直接塞到杜都司手中:「杜大人在军中二十多年,今日就请杜大人为本官试一试这铳!」

「这」

尽管一百个不情愿,杜满还是硬着头皮开始操作,其动作倒也熟练,先是倒入火药,再填入弹丸用通条压实,随后取出火摺子点燃火绳小心翼翼夹在火铳底部龙头上。

赵安心算了下,整个过程大概用时一分钟左右,是挺耗时的。

但这是没有任何干扰,也没有任何心理压力下的装填,真实的战场上士兵面临的压力是极大的,因此装填时间很有可能会翻倍。

尤其是己方兵力处于弱势情况下。

步兵对战还好,如果是对手是骑兵的话,一两分钟装填时间人家早就冲过来收割人头了。

从实战角度出发,对火铳的改进以及加大士兵的训练已然是重中之重。

伴随火绳「滋滋」燃烧声,杜满将铳小心翼翼举起,对准远处设立的铳靶扣动扳机,龙头立即下叩点燃药池中的引药,伴随一声炸响大量白烟涌出,弹丸从铳管喷射而出。

只是,那铳靶上却无任何弹丸。

打偏了!

杜都司一脸汗颜,也觉委屈,他还是二十年前打过的铳,生疏在所难免。

也暗叫侥幸,因为这枪没炸膛,要不然就得吃大苦头了,弄不好能折掉一只手。

打没打中,赵安其实也不看重,鼻子一抽上前从杜满手中接过铳管发烫的鸟枪仔细检视,靠近药池的枪管部位,一道细微裂纹赫然在目!

最多三铳,这鸟枪要麽哑火不能打,要麽就炸膛,没有任何意外。

「营中共配备多少鸟枪,像这种不堪用的又有多少?」

赵安的声音听不出半点喜怒。

「回大人话,抚标共装备鸟枪1100杆,抬枪120杆.堪用的不到半数。」

藩台大人如此专业,由不得杜满在这隐瞒,尤其藩台大人在宿州还带兵实操大败过白莲教匪,属于文武双全的能臣,而不是单纯文官。

配备的标准武器只有一半使用率于一支军队而言,简直就是闻所未闻!

赵安却未立刻发作,而是以近乎专业的口吻追问:「本官问你,此类火器,每年损耗几何?损毁之后如何维修?又从何处补充新械?」

杜满听的冷汗连连,只得据实禀道:「大人,鸟枪因制造年头太久,有些早就不堪使用,打不上几铳便开裂炸膛,或乾脆哑火.至于维修,大人明鉴,我安徽境内并无能修火器的地方,损毁的火器须得遣人送至江宁一来一回至少需三四个月之久,且常有拖延,迟迟送不来的。」

杜都司所言的修理难问题不是安徽一家,而是关内汉地各省通病。

清廷兵部规定各地绿营除冷兵器及甲衣维修外,火器丶火炮的维修一般由就近的满城负责。

因为满城内有专门工匠负责,这批工匠基本都是汉八旗后人,祖上要麽是三顺王部队,要麽就是关内投降清军的明军世袭匠人后代。

离安徽最近的满城就是江宁满城,所以安徽绿营损毁的火器维修和补充都由江宁满城负责。

根本原因仍是防汉需要。

若是各省绿营都有自己的造枪处丶造炮所,清廷能安心麽。

「你的意思是说若遇到战事,这火器便是打一杆坏一杆,坏了还没法就地修,打到最后这火器尽数沦为废铁不成?」

赵安气极反笑,指着城外怒道:「若此刻白莲教乱再起,教匪寇临省城,本官要指望你们用废铁去退敌吗!」

「大人,这是朝廷定的规矩」

杜满觉得有必要为自己叫冤,谁不想坏了就能修,修了就能用,但条件它不允许啊。

您藩台大人有意见跟朝廷提去,跟我这小小都司发什麽火。

赵安沉默,继而轻叹一声,用一种「商量」的语气对抚标众人道:「朝廷不许,难道就没有变通之法?活人怎麽能让尿憋死呢?」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