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恩威并施(1 / 2)
第360章 恩威并施
无论是冷兵器还是热兵器,制造固然重要,但维护同样重要!
因为武器只要使用必有残损。
所以,一个完整的后勤维护保障体系也是决定军队命运的大杀器。
我坏了能修,修完就能接着打;你坏了却修不了,拿什麽和我打?
一方有武器,一方没武器,双方之间的差距一下就出来了。
一个有甲兵为何能对战几个无甲兵,道理就在这。
火器注定会淘汰冷兵器,两世为人的赵安不可能将资源和精力投放在大刀长矛上,因此必须升级火器和打造一条完整的火器生产维护体系。
印象中曾国藩就在安庆办过军械所,这个军械所就是围攻天京的湘军底气。
可清廷不让地方绿营生产维护火器怎麽办?
赵安的办法就是化整为零,打着民用的旗号搞军用。
也可以说是挂羊头卖狗肉。
白天造拖拉机,晚上造坦克。
清律禁止私造丶私藏丶私卖的军械是甲胄丶弩丶火枪丶火炮丶旗纛丶号带。普通刀丶枪丶矛丶剑律法并未明令禁止,各地官府只是通过一些方式进行管控而已。
管控刀具,就是在管和控的基础上可以造。
赵安是实任安微布政使,又署理巡抚事,管谁控谁都是他说了算,他说谁不能造刀谁就不能,谁能造谁就能。
造多少也是他说了算。
官字一张嘴的「官」字,就是他自个!
既然「官」是他,那刀具可以管控生产,火器同样也能,只要没人揭发就行。
「本官意于安庆设立官督官办的安徽农具器械所,主造农具,兼修火器,诸位觉得如何?」
赵安直接将想法摆上台面,借着农用名义办军用。
「这」
杜满听后不由吃惊道,「大人,私修火器要是被朝廷知晓.」
「谁会去说?」
赵安目光扫过在场军官,「是你们?还是本官自个?私修火器被朝廷知道是大罪,尔等做的那些腌臢事被朝廷知道,难道不是大罪!」
这是直接恐吓了。
众人纷纷低头不敢对视。
赵安留这几个「幸存者」的目的也在此,威逼利诱之下让这帮胆小鬼无条件配合。
不配合,黑材料有的是,按察使司那帮黑打手随时可以出动。
你们不听话不要紧,本官可以一直换,换到听话的为止。
「.兼修军械也是为了更好地保境安民嘛,毕竟本省刚刚闹过白莲教乱,那白莲教徒如百足之虫僵而不死,你们当中谁敢保证以后白莲教不会在我省再次作乱?若白莲教再次作乱,尔等可敢拍着胸脯说能一举荡平这帮教贼!」
连番质问之下,赵安语气稍缓,「此事就这麽定了,朝廷若问起本官一人担责,与尔等无关便是。」
大包大揽。
「这」
杜满却是有些苦涩,藩台大人这会说他一人扛了,可朝廷真问罪下来,恐怕这位藩台大人肯定脚底抹油,届时他多半就会被推出来顶锅。
当大人的,都这个德性。
一边的马千总想了想,突然轻声道:「大人若真想在安庆设军械维修处,卑职觉得不妨同江宁将军衙门谈一谈,或许不必那麽麻烦。」
闻言,赵安眉头一挑:「什麽意思?」
马千总忙道:「大人有所不知,除我安徽以外,江苏丶江西两省绿营的火器也归江宁维修拨给」
马千总的意思说江宁满城的军械所根本承担不了三省绿营火器生产维修任务,拖个三四月是常有的事,有时甚至能拖一年之久,因此三省绿营对此都有怨言,通过各种途径向两江总督衙门「投诉」。
两江总督衙门接到下面的「投诉」肯定要同江宁将军衙门对接,毕竟绿营是国家军队,士兵没有武器还得了?
若江宁将军不予理睬,两江总督甚至会直接「投诉」到兵部,甚至皇帝那里去。
「投诉」多了,牵扯的官员级别高了,加上的确是江宁将军的分管业务,稍为机灵点的将军大人为免被朝廷斥责就会采取「便宜行事」的措施——直接派满城的工匠到当地就地维修,不过「出差」费用得当地绿营自个报销。
这样一能快速解决问题,二能顺手赚点零花钱,三也能减少江宁军械所的工作压力。
也就是说只要江宁将军松口,派人到安庆搞个临时的军械维修处,那赵安就不必承担私修军械的风险。
至于这个派出机构在安庆驻留多久,那就看赵安这个署理巡抚的本事了。
这世上最大的本事是什麽?
就是我兜里有钱!
有钱就能让鬼推磨。
赵安觉得这办法好,稍一思索便准备写信给江宁将军永庆协商派出机构一事,江宁满城他有个熟人佐领八十六,就是恒利钱庄石掌柜的妹夫。
三人当初合夥承包江宁府学的食堂生意,虽然赵安高升安庆任藩台,但这个生意却没有因此泡汤,而是在江宁布政福昌的关照下做的热火朝天。
大可以请八十六去活动,不行再请福昌出面帮个忙,赵安自个如今又圣眷正隆,想来那位江宁将军不可能不给面子。
最多,把好处给足。
左右,也是为朝廷丶为国家做事,又不是为他赵有禄自个,对吧?
拿定主意,赵安轻咳一声,看向众军官的眼神变得很是凝重:「尔等今后只需勤于操练,报效朝廷即可,其它的事都由本官一力担之,只要能让将士们吃饱穿暖,用上趁手的兵器,本官这个署理巡抚就无愧安徽百姓,无愧咱大清朝,无愧咱皇上!」
这番话只能用冠冕堂皇形容,是个一心一意为国家做事的好官。
义正辞严后,赵安话锋一转,目光也变得温和许多,看着众人不无理解道:「往日营中陋规本官不是不知道,诸位克扣些粮饷贴补家用,乃至上下打点也是情非得已,毕竟积弊已久,倒也不怪诸位。」
这话算是说到杜满等抚标军官心坎里,怎麽说来着,对,理解万岁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