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8章 赵大人校兵(2 / 2)

加入书签

二位千总自是连连点头,钱千总看了眼已经就座的那帮文官,嘿嘿一声道:「大人放心好了,我看赵大人也就是走个过场,看看热闹,咱们把面子功夫做足肯定出不了问题。」

「但愿吧。」

杜满也不认为赵大人是来真的,过来校阅主要目的无非是确立一下他这个署理巡抚于抚标的绝对权威,顺便向安徽官场展示他的「力量」,威慑省内潜在的反对势力。

所以只要他代表抚标全体官兵对赵大人予以绝对支持,赵大人肯定不会难为他们的。

说话间,安庆各衙门的官员陆续都来了,先到的安庆知府宋嘉问还特意过来跟杜都司打招呼,大意这是新任藩台大人第一次校阅抚标,希望抚标全体官兵能够重视,将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

杜满自是陪着有一茬没一茬的,宋嘉问是省城知府,对驻军影响力还是有的,抚标将领平日的私人事项,如一些买卖什麽的都需要安庆府照拂,因而杜满虽也是正四品的都司,但在同样正四品的安庆府面前却是自觉的很。

何况大清这会跟前明晚期一样,也是文贵武贱。

二人正聊着,远处有大队人马开来,当中赫然是一抬八抬呢子大轿。

「赵大人到!」

伴随亲兵唱应声,八抬呢子大轿缓缓落下,一身二品官服的赵安从轿中走出,脸上挂着笑意同一众或是等在门口,或是从不远处快步奔来的官绅点头招呼。

一眼看到人群中辫子花白的安庆最大布商陈老爷子,赵安不由上前,毫无架子的拉住对方的手,脸上笑容更显亲切:「老爷子,您身体好啊!前几日听宋知府说,您老往城东的工商产业园投了三万两,一口气租了几亩地,还要引进苏州的织机,扩大经营?好,好啊!您老这可是给全城的士绅商贾做了表率!咱们安徽的工商振兴,正需要您这样的老成耆宿鼎力支持噢!」

陈老爷子没料到赵安这个署理巡抚当着这麽多人的面如此礼遇自己,激动得胡子微颤,连声道:「不敢当,不敢当!老朽一介商贾,蒙大人信重赐予良机,敢不效犬马之劳?再说大人创设这工商产业园乃利国利民之善政,老朽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跟着大人沾光,求个富贵罢了.」

「哎,老爷子过谦了,」

赵安用力握住陈老爷子的手,将声音提高到周围的人都能听清,「士农工商,皆为国本。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诸位若能都如陈老这般支持本省工商发展,我安徽何愁不富?我百姓何愁无生计?.今日在此,本官再给诸位交个底,凡在产业园投资兴业者,巡抚衙门丶藩台衙门丶臬司衙门必定全力支持,绝不让守法经营的商家吃亏!」

这番话既是说给陈老爷子听,更是说给在场所有官绅富商听的,既褒奖了陈老爷子这样的表率,也再次宣示省里鼓励工商的政策。

众人自是纷纷附和称赞,场面很是热闹。

赵安也是始终保持平易近人架子,甚至还抱起一位商人的幼子逗弄一番,看的官绅们连连感叹安徽真是来了一位百年难得一见的好官啊!

与几位重要的官员和乡绅简短寒暄后,赵安这才在抚衙丶藩衙属员及杜满等抚标军官的簇拥下走向已经搭建好的检阅高台。

「安徽巡抚标兵左营都司杜满率所部官兵,恭迎大人校阅,请大人示下!」

杜都司的声音听着很是洪亮,中气十足的样子。

「好,校阅开始!」

赵安微笑点头,右手一扬,早就准备好了的抚标官兵立即以营为规模一一演示,看的观礼的官绅百姓们不住叫好,都赞抚标不愧是全省绿营精兵。

赵安什麽观感呢?

一塌糊涂。

他承认巡抚标兵的整体风貌要强于地方驻防绿营,但是也仅仅好了那麽一丢丢,跟保安队没啥两样。

主要原因除了绿营本身腐朽外,就是出在军服和装备上。

绿营的兵服跟赵安前世看的电视剧上的清军衣服一样,又土又难看,客观而论倒是八旗的铠甲要顺眼的多,也威风的多。

火器装备这块绿营其实不少,火铳比八旗装备的要多,主要是单人用的鸟枪(火绳枪)和双人用的抬枪,只这些老古董看在赵安眼里同样也是垃圾货。

火炮这一块,绿营装备的则远远不如八旗,别说巡抚标兵这支精锐人马了,整个安徽绿营都凑不出二十门炮,还都是些过时了的轻型铁炮。

简单来说,绿营这般逊色的根本原因还是清廷的防汉政策作怪,导致绿营的披甲率极低,装备也是极差,跟八旗根本不能比。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官绅百姓哪里懂什麽叫战斗力,就觉得抚标官兵在那卖力演武不错,自然叫好连连,哪知藩台大人心中腹诽不断。

唯一让赵安觉得还不错的是就抚标那支不到二百人的骑兵队伍,也有可能他是觉得战马不错,而不是马上的营兵不错。

但显然赵安不会当场发作,又或是将不满之情挂在脸上,因为他邀请这麽多官绅富商丶百姓前来观礼,为的就是打造安徽官场的一团和气景象,表现官绅之间的一种团结,同时也是对省内「反对派」的一次警告。

只要这个目的达到,那这次校阅的意义就完成一半。

抚标官兵不断从高台下走过时,下面叶志贵带领的上百名漕帮子弟出身的亲兵都很是紧张,唯恐抚标冒出个胆大包天的来。

赵安的几名贴身护卫更是死死按着腰间佩刀,不放过任何视线死角。

好在,校阅顺利结束,没有出现任何意外情况。

观礼官绅和百姓在工作人员组织下有序撤离,赵安却没走,直到现场没有外人后,这才走下高台走到一队手持火器的标兵面前,看了看前几排长的人高马大的士兵后,明显流露相当满意的神情,这让杜都司等军官都是心头一喜,然而接下来让人意外的一幕发生了!

堂堂藩台大人竟是不打招呼直接穿过人群来到队伍当中,继而在一个面色蜡黄丶嘴唇有些发紫的年轻士兵面前停下脚步。

「小同.小兄弟,你叫什麽名字,哪里人啊?」

藩台大人的语气极为温和,不比这士兵成熟多少的年轻脸庞上似写满「关工委」三个大字。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