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7章 刀刀真实伤害(1 / 2)

加入书签

第287章 刀刀真实伤害

瓦连京?

熟悉的名字,60年代科罗廖夫去世之后,他们新的火箭研发总设计师好像也叫这个名字。

林燃思忖,这名字在俄国估计属于批发,类似国内的子涵。

「教授,自2022年2月战争开始以来,星链作为SpaceX提供的低轨卫星网际网路服务,在冲突中充分展现了其战略重要性。

在2022年4月至5月的阿佐夫斯塔尔围困期间,Ukraine部队利用星链发送照片和视频,保持与外界联系。

这在马里乌波尔等被围困地区尤为重要,帮助部队在极端条件下维持通信。

同时星链还支持了Ukraine军队的指挥和控制,包括火炮火力协调和实时数据传输。

2022年5月,一个基于星链的应用程式成为新火炮协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指挥官与远距离观察员。

这提高了作战效率,特别是在动态战场环境中。

过去半年时间里,Ukraine士兵广泛使用星链控制无人机进行侦察和攻击。

星链允许他们在任何地点使用无人机,快速发送数据至指挥中心,分析视频并计划对俄罗斯军事装备的打击,设置时间仅需约15分钟,这极大程度增强了Ukraine的战术灵活性。

从通信保障丶到军事协调再到无人机操作,星链无处不在。」

叶琳娜在俄国,那绝对的二代。

尤其对方在1991年之后,依然留在俄国。

加加林作为太空第一人,那知名度是全球范围内的,作为他的女儿,叶琳娜想去西方世界,简直不要太容易。

工作丶待遇丶社会地位,这些都不用担心,她只要愿意去,西方世界肯定乐于帮她解决。

苏俄精英们前往自由阵营,还有比这更好证明自己胜利的象徵吗?

因此叶琳娜不仅是二代,那还是绝对的忠!诚!忠诚于俄国人。

所以有叶琳娜在中间牵线搭桥的缘故,瓦连京非常坦诚。

林燃听的很认真,如果说白宫里坐着的是冷战化石,那麽林燃就是纯纯冷战遗孤了。

这麽说吧,一个从没出过象牙塔的年轻人,社会的第一课就是在60年代的阿美莉卡,在60年代的白宫和NASA上的,你和他谈什麽人道主义有点招笑了。

林燃亲眼看到过,麦克纳马拉对于阿美莉卡空军在百越村庄投放橙剂面不改色心不跳,百越前线造成的伤亡在林登·詹森口中只是一个数字。

所以玛丽娜在菲尔兹奖颁奖仪式上谈什麽如果林燃和俄国合作,会导致Ukraine平民过多伤亡,对林燃来说,没有任何感觉。

冷战遗孤,会在乎这些,那还好意思说自己在60年代的白宫混了吗?

「教授,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对贵公司的可回收火箭非常感兴趣。」瓦连京总结道,「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贵司的可回收火箭来快速部署通信和侦察卫星,来应对战场需求,甚至是干扰类卫星。」

林燃听完后,认真道:「我有几点要说的,首先是我们不排斥和俄国做生意,但前提是俄国,需要找到合适的中间方,我们倒不是说怕了阿美莉卡的ZC,只是暂时,我还不想让我们被国际货币计算组织ZC。」

这招还是挺狠,如果被ZC,在国内还好,毕竟国内是发RMB,通过昆仑银行给员工发工资,缴社保就好了。

本身昆仑银行的成立专门就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

但终归是不方便。

这就是国际金融体系捏在别人手上的坏处。

「当然,如果阿美莉卡那边封锁我们封锁的越严格,我们的合作空间就越大。

暂时我们还是要找一个中间方。

总之俄国在华的公司很多,随便找一个,然后让他们来和我们签合同,我们帮他们发射卫星,至于你们说是民用卫星,老美说是军用卫星,这就是罗生门。

我们只负责打火箭上去,没有辨别能力。」

瓦连京听明白了,对方需要的只是一个理由,一个明面上说的过去的理由罢了。

「放心,教授,这绝对没有问题。」瓦连京不假思索道。

林燃接着说:「第二点是我们的单次发射价格是2亿rmb,我们收rmb,不需要消耗你们的外汇储备。」

瓦连京面露难色,因为猎鹰九号的单次发射价格是6200万美元,而燃烧一号改的运载能力是猎鹰九号的三分之一,要价折算成美元之后却是猎鹰九号的一半。

当然,哪怕是2亿rmb也肯定比他们自己发射要便宜。

「这个报价我需要回去商量一下。」瓦连京说道。

林燃补充道:「一箭多星我们能搞定。」

一箭多星的意思是,发射一枚火箭,一次性就能够完成多枚卫星的部署。

因为8吨的运载能力,不代表卫星都有这麽重。

卫星按照重量分成了大型卫星丶中型卫星丶小型卫星等等。

像星链早期0.9版本的卫星也就是227千克,属于小型卫星。

而猎鹰九号在发射星链卫星,一次能把20颗到60颗不等的卫星给发射到近地轨道上。

5月13日15时07分,猎鹰9号火箭在范登堡太空部队基地发射第45批53颗星链卫星;不到24小时,美东时间5月14日16时40分,猎鹰9号火箭又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太空部队基地发射第46批53颗星链卫星。

如果燃烧一号改也能这样频繁发射,一次发射多枚卫星,那这意义要比单纯的火箭大得多。

一箭多星,是对火箭有要求,需要火箭具备足够运载能力的同时,还能具备足够精确的轨道控制能力,确保每颗卫星都能部署在正确的轨道上。

「教授,能不能把燃烧一号改技术卖给我们?」瓦连京语气有些乾涩。

他倒不是觉得这个理由过分,而是对于六十年沧海桑田的感慨。

六十年前,1961年的时候,苏俄把自己身旁叶琳娜的父亲送上了太空,先有第一颗人造卫星,后有第一次载人航天,是不折不扣的航天第一强国。

NASA,NASA那时候在舆论上是被嘲笑的对象,不仅真理报嘲笑他们,阿美利肯自己的报纸也嘲笑他们。

华国?华国那时候连一颗卫星都没有,别说卫星,华国甚至农业为主的国家。

六十年后,沧海桑田,俄国居然要找华国来买火箭技术。

瓦连京有些羞愧,他和叶琳娜一样,是横跨了苏俄和俄国时代的毛子,作为经历过苏俄航天局最后辉煌的工程师,瓦连京内心感慨万千,有无数思绪在翻涌。

「抱歉,技术不卖,合作的价格就是2亿rmb发射一次。」林燃坚持道。

卖技术?下蛋的母鸡一次卖了?我还没有那麽傻。

如果只是卖给毛子,那倒不是不能卖。

问题是,世界分成两块,一块是西方世界,这部分市场林燃不认为自己能拿到。

另外一部分就是苏俄阴影下的国家,像中亚丶中东丶东欧这些地方,这些地方林燃也盯着呢。

如果把燃烧一号改技术卖给毛子了,那这些地方的火箭发射市场就是毛子去开垦,而现在都是自己可以争夺的市场。

哪怕毛子开个天价,他也不会卖。

俄国跟着来的专家,又围绕着燃烧一号改的具体参数,以及如何实现一箭多星进行了讨论。

现场气氛很是热烈,这帮俄国派来的专家都和学生一样听林燃讲课。

不过也就是现在,放以前,俄国只有科罗廖夫这个级别的科学家才能听到林燃的现场授课。

「叶琳娜,你觉得教授是一个怎样的人?毕竟你和他打交道过一年多时间。」回到酒店后,瓦连京问道。

叶琳娜思考片刻后说道:「教授是我见过在航天领域最有造诣的专家,我想我们需要抓住和他合作的机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