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解释两句以及一个小故事(1 / 2)

加入书签

解释两句以及一个小故事

其实我知道作为作者,写好自己的就好了,不应该和读者解释太多,因为能听进去的我不说也能理解我,听不进去的我说了也没用。

但我还是想解释两句.

就确实在过去欧洲一直有给了华国商业航天订单,但这背后的逻辑和过去华为能够吃欧洲的通信设备订单,现在吃不了了一样。

你弱的时候,会因为商业行为,因为你物美价廉而给你订单,当你强大到要从老美那抢蛋糕的时候,各种么蛾子就来了。

在书里主角已经是一个不亚于SpaceX的大型航天企业了,搞定了可回收火箭,然后也搞定了阿美利肯没能搞定的土星五号,加上其实书里背景阿波罗科技已经被ZC了,压根拿不到欧洲订单。

所以才要和俄国合作,这也是纯商业行为。

我再讲一个故事吧,这个故事从侧面能够反应阿美利肯是如何操控欧洲的。

这个故事发生在塞尔维亚,然后故事的主角叫斯梅戴雷沃钢厂。

(华国官方网站上)

这座工厂成立于1913年,以前的名字叫斯梅代雷沃钢厂,在鼎盛时期,钢厂贡献了斯梅代雷沃市40%的财政收入,雇用了5000多名职工;另外,还有1600馀家当地供货商,间接提供了16000多个岗位。许多家庭几代人都在这座钢厂工作。

走进工厂大门,就能看到外墙上巨大的标语——「塞尔维亚的骄傲」。

「钢厂是这座城市的经济命脉,钢厂的生死决定着这座城市兴衰。」

2003年的时候,钢铁厂被以23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阿美利肯钢铁公司,为什麽?因为南斯拉夫战争期间,整个塞尔维亚都被ZC了,斯梅戴雷沃钢厂经营不下去。

最开始经营状况还算不错。

因为战争后需要重建。

结果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钢厂很快就走了下坡路。订单不断减少,开始连年亏损,日子越来越难过,甚至到了只有一个高炉运行丶勉强维持生产的地步。

2012年,情况变得更糟。这家外国企业宣布撤资,塞尔维亚政府以1美元重新收回钢厂所有权,一边维持钢厂运营,一边寻找新的投资者。

钢厂虽然恢复了生产,但由于设备老化等原因,连续多年产钢量不足设计能力的1/3。

再加上产品单一,附加值低,一年至少亏损1.2亿欧元。为了维持钢厂的生存,职工的工资被降了两次。

工人们心里都知道降薪是不可避免的,只能无可奈何地接受。

一直到2016年4月,华国的河钢集团有限公司与塞尔维亚政府签约,以4600万欧元的价格收购了斯梅代雷沃钢厂,更名为「河钢塞尔维亚公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