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赵俣VS完颜阿骨打:最强之战(2 / 2)
令完颜阿骨打君臣始料未及的是,耶律马五登高一呼,周围长期被女真贵族压迫的契丹丶汉丶渤海等各族民众纷纷响应。
短短一月之内,耶律马五麾下义军便拥众数万,更凭藉大宋暗中输送的物资,装备了精良的兵甲还有不少战马,成为金国境内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完颜阿骨打得知这个消息后,震怒不已,急命咸平路招讨使完颜斜也统领本部金军及归附的草原各部兵马,火速征讨耶律马五,试图将义军扼杀在摇篮中。
为了加快平叛进程,完颜阿骨打更是抛出天价悬赏:宣称耶律马五的骨头每两值一两黄金,肉每两值一两白银,妄图以重利收买亡命之徒,从内部刺杀耶律马五,瓦解义军士气。
很显然,完颜阿骨打君臣打的还是「攘外必先安内」的算盘。
很快,金军与义军在迪吉脑儿展开首次交锋。
刘法与宋江接到耶律马五的求援后,在第一时间命韩世忠率领三万番汉精锐骑兵,大张旗鼓地驰援耶律马五。
在韩世忠的协同作战下,耶律马五一举击溃完颜斜也率领的金军不说,还重创了这支金军,稳固了义军刚刚建立的根基。
此战失利的消息传回金上京,朝野震动,人心惶惶。
金上京城的大殿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完颜阿骨打更是脸色铁青。
「陛下!宋人与马五连衡,我军精锐尽丧,我大金国祚危在旦夕!今唯遣使乞和,割辽东之地,献金帛质子,庶几得延喘息。」完颜吴乞买的嫡长子完颜宗磐率先出列,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急切。
完颜宗磐言毕,金朝宗室丶将领丶金穆宗完颜盈歌之子丶完颜阿骨打的堂弟完颜昌立刻上前附和:「宗磐所言甚是!大宋兵强马壮,又有强大火器,实在难敌,今我军老弱充阵,十一二龄童亦赴疆场,实难抗衡。长此以往,我大金必教他大宋所灭,彼时,宋军攻破我上京,必男子杀尽,妇人虏尽,宫室焚尽,金银取尽。」
完颜阿骨打的第六个儿子完颜宗隽同意主和,他说:「议和非降,乃暂避锋芒,待国力复振,再图后举。今宋强金弱,负隅顽抗,唯有死路一条,只有学高丽事强之道,我大金方有一线生机。」
「谬哉!」完颜宗翰猛地一拍朝堂立柱,怒目圆睁,「贼宋势必吞我大金,今日割辽东,明日必索上京。议和者,饮鸩止渴也!」
完颜宗望也上前一步,语气坚定:「粘罕所言极是!我女真起于白山黑水,凭勇烈破辽,岂容屈膝于宋?纵剩一卒,亦当血战,宁死不苟生!」
完颜宗干则很冷静地分析:「宋主自临御以来,常怀并吞四海之志,其心昭然,盖欲效秦皇扫六合之伟业。昔汉武北击匈奴,拓土千里;唐宗大破突厥,威服四方。宋主久慕前贤,誓复汉唐旧疆,而我大金虎据辽东,恰为宋北境之巨障。宋人口中之『胡虏』,首指我大金也!」
顿了顿,完颜宗干目光扫过主和诸臣,继续说道:「宋灭高丽,非为拓土而止,实乃剪除我之羽翼。今其兵锋直指东北,若我大金尚存,宋之北方难宁,汉武唐宗之业亦难成。」
「是以宋必欲灭我,非因私怨,乃为成其帝王功业。今日议和,纵割辽东丶献金帛,宋必不满足,转瞬便会挥师上京。彼方挟灭辽破高丽之馀威,又得马五为内应,岂会容我大金喘息?」
「粘罕与斡鲁补所言,乃金玉良言。我女真若弃血性丶甘为臣虏,纵使苟活一时,亦难逃族灭之祸。唯有厉兵秣马,与宋死战,方有一线生机!」
朝堂之上瞬间分成两派,主战派与主和派各执一词,争吵不休。
完颜宗磐丶完颜昌丶完颜宗隽等人痛陈利弊,言说金国如今内忧外患,义军四起,兵力匮乏,根本无力再与大宋抗衡;
而完颜宗翰丶完颜宗望丶完颜宗乾等人则慷慨激昂,誓要与大宋死战到底,绝不妥协。
双方吵得面红耳赤,甚至险些拔剑相向。
就在此时,龙椅上的完颜阿骨打缓缓起身,兼具游牧民族特色与中原文化元素的龙袍随着他的动作微微晃动,大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完颜阿骨打目光如炬,扫过殿内众臣,沉声说道:「旁人不知,朕知。赵俣必灭我大金,且已视我大金为囊中之物,断不会与我大金议和。今日若乞和,明日宋师必临上京,届时更无拒敌之机!」
完颜阿骨打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我女真素以血性立世,昔年以少胜辽,今虽困厄,岂失此志!」
完颜阿骨打走到大殿中央,拔出腰间弯刀,指向殿外:「传朕令,举国徵兵,十岁以上,不分男女老幼,凡能开弓者,悉从军;府库金帛,尽出充军需。粘罕丶斡鲁补率部平马五之乱,其馀人等随我拒宋师北上!」
主和派大臣们见状,纷纷面露绝望,却再也不敢多言。
完颜宗翰丶完颜宗望丶完颜宗乾等主战之人则精神一振,单膝跪地,高声领旨:「臣遵旨!誓与宋血战,不负陛下!」
旨意传下,金国上下立刻行动起来。各地官府强行徵兵,无数金人被迫告别家人,拿起兵器走向战场;府库中的金银被大量徵用,工匠们日夜不停地打造兵器丶铠甲;完颜宗翰丶完颜宗望则迅速集结兵力,前去平乱;而完颜阿骨打再次御驾亲征准备去跟赵俣决战。
然而,金国的困境并未因此缓解。强行徵兵引发了百姓的不满,不少地区甚至出现了小规模的反抗;府库空虚,粮草短缺,士兵们常常吃不饱饭,士气低落;耶律马五的义军在大宋的支持下,势力不断壮大,多次击败金军的围剿。
与此同时,宋军也在积极准备。
刘法丶宋江丶种师道丶李纲丶陈遘丶种师中等各率领大军围攻辽东。
岳飞丶吴玠丶韩世忠丶刘錡等刚崛起的年轻将领也都在随时待命。
一旦时机成熟,赵俣更会御驾亲征,亲自指挥这灭金的关键一战,挥师北上,直取金上京……
……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