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5章 直捣黄龙(1 / 2)

加入书签

第395章 直捣黄龙

辽代,永明城属东京道东海女真「率宾府」管辖。

金代,该地划归上京路的恤品路。

这一带主要居住着女真族等少数民族。他们以渔猎为生,在海边建立了众多渔猎聚落,利用当地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山林资源维持生计。

永明城的另一个名字「海参崴」,其满语意为「海边的小渔村」,这也反映了此时当地的生活特点。

这一地区的经济以渔猎经济为主,同时也有一定的畜牧业和手工业。附近海域盛产海参等海产品,这些海产品除了供当地居民食用外,还通过贸易渠道运往其他地区。

此外,此地的「率宾马」,也很名贵,有宝马之称。

这里是天然良港,港阔水深,浪小避风,且受日本海暖流影响,是远东地区少数全年不冻港之一,其航线网络覆盖中国沿海港口丶箕地清津港及东北亚主要港口,是亚太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海上通道,这使其成为东北亚地区的重要地缘中心,在区域经济合作和地缘政治中具有重要地位。

此地所处位置能让布置在其上的舰队快速进入日本海丶鄂霍次克海乃至太平洋深处,战略威慑范围可覆盖东北亚丶东南亚及太平洋中部,向东经日本海可直达朝鲜半岛丶日本及太平洋诸岛,向南与中国东北及朝鲜隔海相望,是连接欧亚大陆与太平洋的关键节点。

除此之外,若从永明城出发,穿越广阔的日本海,随后绕过库页岛南端进入鄂霍次克海。接着,沿着西伯利亚远东海岸北上,穿越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再沿着北冰洋沿岸向西航行,还能抵达北欧海域,进而进入波罗的海或黑海区域,到达俄罗斯以及北欧诸国。

当然,这只是理论航线。

这一航线不仅距离长达上万公里,更是要途经多个气候恶劣丶海域复杂的区域。目前大宋的海船,还无法抵御日本海丶鄂霍次克海及北冰洋的狂风巨浪。

另一方面,此时的航海技术主要依赖指南针和沿岸地标导航,一旦进入远离大陆的大洋深处或冰封的北极海域,便会彻底失去方向,更谈不上精准抵达目的地。

不过,这丝毫都不影响永明城的重要性。

大宋已经收复了辽东半岛和箕地,打通了这一段的所有航线。

在这种情况下,大宋只要夺取了永明城,就可以依托该港口建立东线军事基地,开辟金军难以防范的「第二战场」。

一方面,宋军能从永明城沿松花江丶黑龙江逆流而上,直插金朝的东北腹地(即金朝「龙兴之地」上京会宁府周边)。

另一方面,大宋可以永明城屯军,箕地陆路北上,与辽东半岛的宋军形成呼应,对金朝的辽东防线实施东西夹击,撕开金军的东北防御缺口。

关键,永明城将成为大宋支援东线战事的核心补给枢纽。大宋可通过海运,将中原地区的粮草丶兵器等物资,经渤海丶黄海转运至永明城,再通过陆路通道输送到东北战场前线。同时,永明城周边的渔猎资源丶箕地的粮食储备,可通过港口集中调配,为东线宋军提供就地补给,大幅降低长途运输的损耗与被金军截断补给线的风险。

此外,大宋还能以永明城为起点,开辟至金国东北边境的贸易通道,通过物资输出拉拢金国统治下的女真部落丶辽国残馀势力,削弱金国内部的凝聚力。

总之,只要夺取了永明城,可让大宋对金国形成「南北西三面合围」的地缘封锁态势。

在海上,大宋还能以永明城为基地,组建舰队监控日本海与渤海北部海域,切断金国对外的海上联系,阻止金国通过海上获取外援或物资。

在陆上,大宋依托永明城与辽东丶高丽的联动,可牵制金军大量兵力驻守东北,迫使金国从南方主战场抽调军队回防,极大缓解大宋南线战场的压力。

基于这样的战略构想,赵俣亲自点将,令岳飞丶张叔夜丶李宝丶呼延庆丶混江龙李俊丶短命二郎阮小二丶立地太岁阮小五丶活阎罗阮小七丶船火儿张横丶浪里白跳张顺等将率兵去攻占永明城。

……

晨雾漫过乌苏里江入海口的滩涂,百馀艘小渔船零散泊在泥泞岸边,女真村落的桦皮屋错落分布在矮坡上,仅在村口设有几道简陋的木栅栏,几名女真牧民挎着弓箭随意值守,全然没有防备。

到了永明城,(这里如今根本就没有城,只有一些临水而建的女真部落),各支水军驾驶的战舰一字排开,对着岸上的一众女真部落就是一顿炮轰。

「轰——!」

「轰——!」

「轰——!」

「……」

率先发炮的是「东京」丶「南京」丶「西京」丶「北京」号上的「武成永固大将军」型李琳炮。

只见,炮身震颤,火光自炮口喷涌而出,一枚枚重达三十斤的实心炮弹划破长空,带着尖锐的呼啸,狠狠砸进一众女真村落。

村中的任何建筑物,都扛不住「武成永固大将军」型李琳炮一炮。

只要一炮下去,村屋丶栅栏,一切的一切,都被碾得粉碎,木屑与泥土飞溅。

见到这一幕,哪怕是再悍勇的女真人,都会如惊弓之鸟一般抱头鼠窜。

霎那间,岸上的女真人,就如惊惶的蚁群般四散奔逃。

紧接着,数百门李琳炮齐齐轰鸣。

只见如流星雨一般的炮弹射入人群中,女真人顿时血肉横飞,尸积如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