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9章 进山进溶洞,找水找希望(2 / 2)

加入书签

老农举起军绿色水壶摇了摇,脸上连表情都懒得露:「这个?够干啥?我娃撒泡尿都比这个多。」

李长林忍不住呵斥道:「你这老同志怎麽跟领导……」

钱进摆摆手:「老同志不知道我们要去干嘛,他不了解所以不理解,这很正常。」

「等北梨山下出来了水,那时候他就知道日子没那麽难了。」

另一个叫朱大民的干部试探的问:「领导,我们这石头山下面真能出水啊?」

钱进说道:「能出水,还是大水呢。」

众人步行进山刚走没多远,就看到几个瘦小的身影正吃力地沿着陡峭的山路往上爬。

那是几个十岁左右的孩子,个个晒得黝黑,穿着打补丁的旧衣服,每人手里都提着一个或大或小的水桶丶瓦罐。

他们看到一行人,有些怯生生地停下脚步。

「娃儿们,这是去哪打水?」张成南和颜悦色的问道。

孩童们不说话,还把水桶瓦罐往身后藏。

李长林尴尬的解释:「他们丶他们怕……」

「怕我们抢他们的水?」张成南哑然失笑。

李长林再度解释:「不是,是怕你们知道他们在哪里打水的,现在山里头哪里有个小水坑,哪里有个石头滴答水,都成秘密了。」

几个大人笑了起来,笑的很无奈,很酸涩。

钱进蹲下身,从兜里摸出糖,一人分一块,随口问道:「怎麽不上学呢?放假了?」

烟是成年人的社交工具,糖是儿童的社交工具。

一个稍大点的男孩抹了把脸上的汗,喘着气回答:「嗯,学校放假了,老师让我们回家帮着家里找水……」

另一个男孩说:「老师说抗旱要紧,等丶等有水了再开学……」

这是当下常事。

在农村地区上学还不是那麽要紧的事,麦收有麦假,秋收有秋假。

很多家庭里,孩子也是劳动力,农忙的时候就要紧着地里的活先干活再上学。

如今全市掀起了抗旱热潮,农村小学初中几乎都放假了,让学生们回家帮助家里抗旱。

张成南看着孩子们乾裂的嘴唇和疲惫的眼神,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涌上心头。

他站起身,对随行秘书低声说:「记下来,回去立刻协调,给这几个孩子所在的村子优先增加送水频次!孩子和老人,饮水必须优先保障!」

李长林想说什麽,朱大民拽住他摇摇头。

钱进没问他们怎麽了。

说实话。

这一路的经历让他的心都麻木了起来,大脑也跟着麻木。

勘探队的负责人叫张建设,李长林进山后吹响哨声,远处有同样的哨声呼应。

他们赶过去,嘴里叼着哨子的张建设看到指挥部领导立刻迎了上来,脸上带着兴奋的表情:

「张指挥,钱指挥,这边请。」

他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引路:「我们发现的几个关键点都在前面,路不太好走,大家小心。」

一行人跟着张建设,沿着勘探队员踩出的小径,在怪石嶙峋丶灌木丛生的山间艰难穿行。

烈日当空,山间竟然没有一丝风,空气闷热得如同蒸笼。

汗水很快浸透了所有人的衣衫。

「这里!」张建设在一块巨大的岩石旁停下,他指着岩石下方一个仅容一人弯腰进入的洞口说,「这是K1溶洞的主入口之一。」

「我们初步探明,这个洞很深,里面空间很大!」

钱进伸手在附近石头上抹了一把。

有乾枯的东西簌簌落下。

李长林认了出来:「是苔藓,不过已经干透了。」

钱进说道:「地下的水汽上不了,它们活不了,不过这证明地下确实有水,而且相当丰富,以前正常天气里,水汽能翻涌上来,能支持这些苔藓活下来。」

他打开随身携带的大功率手电筒,一道强光射入洞内。

张建设当场慕了:「呵,这手电厉害。」

钱进随手塞给他:「外国货,送你了,这东西是充电用你的,你们户外工作确实需要这种工具,以后我让供销社给你们调拨几部。」

张建设顿时感激连连。

这领导,太敞亮了。

钱进和张成南凑近洞口,一股带着异常清凉湿润的空气扑面而来,与洞外灼热的空气形成鲜明对比,让人精神一振!

「您二位感受一下这空气湿度!」张建设兴奋地说,「里面的湿度,外面根本没法比,根据我们调查得知这洞里温度常年只有十几度!」

他率先弯腰钻进洞口,钱进和张成南紧随其后。

洞内光线昏暗,越走越是狭窄。

张建设介绍:「以前这地方落下了很多碎石头,当地有小孩钻进来也不敢往里进,其实这里面别有洞天。」

碎石头被清理乾净,人弯着腰小心点还能走的进去。

钱进其实不太想往里走了。

空间太压抑了。

而且他总是忍不住想,要是山洞里再有石头塌陷,那他们可就完蛋了。

但往里走了几十米后情况大为好转,山洞逐渐变得空间开阔,而且因为一直是往下走,所以湿度越来越大,气温越来越低。

不经意间,强光手电光柱扫过前方,顿时有人惊叹一声:「我草!」

巨大的钟乳石从洞顶垂下,形态各异,石笋从地面拔地而起,与钟乳石遥相呼应。

洞壁湿漉漉的,覆盖着一层滑腻的深色苔藓,亮光照过,显出一股叫人心情一样的墨绿色。

看到这股墨绿色,钱进忍不住上去摸了一把。

确实是苔藓,而且是鲜活苔藓。

他看着眼前的墨绿色,想到了不久前在安果县麦田里看到的蚜虫群的墨绿色。

差不多的颜色,一个让人恶心,一个让人兴奋。

前面有人发出欢呼声。

声音在洞穴里回荡,显得腔调里的兴奋之情更清晰。

钱进听出是李长林的声音,喊道:「别离开队伍,要注意安全!」

李长林在前方开心的说:「快来看啊,领导,有河流!」

他们赶过去一起看。

在一些石笋的根部丶岩壁的缝隙处,不断有清澈的水珠渗出丶汇聚,然后形成细小的水流沿着石壁无声地流淌,最终消失在幽暗的洞穴深处。

贴在地上仔细听,能听到远处发出细微的潺潺声。

地下河!

从此处开始,脚下踩着的岩石地面也明显感觉到湿滑了。

「看这里!」张建设将手电光聚焦在洞壁一处较大的裂隙上。

那里的水流汇聚成一股小指粗细的清泉,正汩汩地向外流淌,在下方形成了一个小小的丶清澈见底的水洼。

水洼底部,细小的气泡正不断从石缝中冒出。

朱大民忍不住上去舀起一捧水喝了起来,满脸都是狂热的笑容:「哈哈,甜,真甜啊,这水可舍不得浇地,这是甜泉水。」

李长林忍不住给了张建设一拳:「好你个张工程师,这几天俺公社的鸡子是白给你吃了,你发现了这麽重要的地方,不跟俺这些人说说?」

张建设笑而不语,继续冲领导们献殷勤:

「这是目前发现的最大渗水点之一!」

他也用手捧起一捧水,水质清澈冰凉:「水温恒定在16度左右。我们取了样,水质非常好,完全符合饮用水标准。」

「不过这里水量不大,当然,虽然不大却非常稳定,更重要的是,」

他指向洞穴更深处,脸上露出笑容:「声呐探测显示,这个溶洞系统向下延伸很深,而且有分支,很可能连接着更深层的地下暗河!」

「根据我的专业知识和我们团队同志们的分析,这里一旦有地下暗河,那麽水量潜力肯定巨大!」

李长林忍不住挥了一拳。

张建国又带着众人查看了另外两处较小的渗水点和一处季节性滴水点。

这地方虽然现在水量很小,但痕迹明显。

「我简要介绍一下电法勘探发现的低阻异常区情况吧?」

李长林等当地干部听不懂他话里的专业词,只知道有好事:「快说丶快说。」

张建设笑着说:「综合判断,北梨山岩溶水系统储量丰富,补给良好,是未被开发的优质水源。」

「初步评估,如果能有效开发,日供水量至少能达到五千立方米以上!解决周边几个公社的人畜饮水和小范围保命田灌溉,绰绰有馀!」

朱大民激动的说:「啊,五千立方米吗?五千丶立方米!」

「一立方米是多少升的水?」他问其他人。

钱进说道:「一千升。」

朱大民高兴的说:「可是人一天用不了一升水,就能活得好好的吧?」

「这样一天日产水是五千个一千升,那岂不是五千个一千人!」

「哎呀,我们全县老百姓用水都够了!」

李长林更高兴,跟少年一样上去搂着搭档的肩膀说:「你是光考虑活下去,领导还得考虑田里的活呢……」

钱进说道:「看到这里差不多了,咱们先出去吧。」

这种地方看着不安全,实际上很危险。

他愿意为劳动人民做贡献,暂时舍不得贡献自己的小命。

主要是他小命用处太大了。

洞穴里太暗淡了,而且没有进行详细探查,并不知道里面有没有水蛇水虫子的,所以还是有一定危险性。

钱进提议跑路,其他人遵从了他的提议。

往外走的时候,李长林等本地干部还挺恋恋不舍的……

从昏暗清凉的溶洞重新回到烈日灼烤的山坡上,强烈的光线反差让钱进眯起了眼睛。

然后他也有点想回去了。

今年气候太反常,才刚刚进入五月下旬,干嘛这麽热?

七月怎麽着?

天上下火吗?

其他人更是有类似感慨,朱大民开玩笑的说:「我真想回里面那个冰箱里去。」

张成南转过身,目光如炬:

「马上就能回去了,张工,现在这情况清楚了!这山里有水,还不是普通水,这是救命水,必须立刻取出来!」

他转向钱进:「钱副指挥,你说应该怎麽做?」

这一路同行,钱进对他改了很多看法。

张成南有些官僚作风和大家长作风,但终究还是个人民干部。

他在这里便给对方留了面子,说:「张局这是你的老本行,你是行家,你来指挥,你说什麽我干什麽。」

张成南冲他露出个感激的笑容,然后豪迈的说:「好,那钱进同志你负责技术保障,大型抽水设备丶输水管道,这得立刻想办法解决!要快丶要最好的!」

「明白!」钱进没有丝毫犹豫。

张成南沉吟一声,说道:「具体怎麽动工,我建议分两步走。」

「第一,老李你们立刻组织力量,对K1主洞口进行初步扩挖清理,同时寻找更合适的丶便于施工的取水点,比如我看报告上说下游的SZ01渗出泉点?」

张建设说道:「对,那里地势相对平缓,便于施工。」

张成南点头:「第二,光这一个出水口不够,远远不够。」

「这个出水口适合供应把狼公社,可是北边的北盛公社呢?往东一些的大秤公社呢?对不对?所以勘探队还要继续开展工作,这山下一定还能找到其他的暗河取水点!」

他又问钱进:「对了,钱副指挥,你那边抽水机之类的,什麽时候能保障到位?」

钱进说道:「三五天就能,我知道国外有一种新型的深井潜水泵,柴油机驱动,体积小,功率大,最关键的是耗油量比同功率老式泵低至少三成,特别适合我们这种柴油供应也紧张的情况。」

「我回去立刻联系外贸渠道,从香江引进,最短时间的话三四天就能送进来。同时我提前找他们传真过来说明书,让机械厂的技术骨干提前研究,这有设备一到,立刻安装调试!」

「好!」张成南用力一拍大腿,「就这麽办!」

「老李老朱,我的命令你清楚了吧?」

李长林立马说:「非常清楚,我马上组织各大队的精壮劳力,准备工具,听候张工指挥,配合勘探队选定取水点,清理场地。」

「请两位指挥员放心,北梨山公社全体社员就是用手刨,用肩扛,也要把这救命水给请出来!」

张成南不再废话:「好,那我们马上回指挥部,立马向韩指挥汇报具体情况,协调物资和施工力量!」

「同时,立刻起草报告,申请专项资金!开山取水,刻不容缓!」

李长林听着两位指挥乾脆利落的部署,看着他们眼中燃烧的急切和希望,连日来笼罩在心头的绝望阴霾,仿佛被这洞中吹出的凉风驱散了一些。

一行人立马下山。

吉普车发动,路上的尘土又被轮胎给带动了起来。

汽车轰鸣,奔驰不休。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