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1章 兵来将挡,八年骨结核加老鼠打洞((2 / 2)
过了大概半个小时的样子,患者就来了。
这第一批来的人都是行动上已经不方便的人员。
方言在楼上看到,五个患者都是被人用轮椅推着进来的。
楼下是院长崔静怡在接待,同行的还有中侨办的工作人员以及患者自己的家属。
只是让方言有些意外的是,自己本来以为会过来的汪真林居然没有来。
方言也不好询问到底是怎麽回事,不来就不来吧,这样也让自己省心了。
不过他还是忍不住询问了一下送人过来的中侨办的工作人员,听到方言在打听汪真林的事儿,他们也没瞒着方言,说是今天廖主任组织了一个游览首都的项目,让人专门带着不参与就诊的华侨在京城里旅游玩,顺便给他们介绍下京城附近之前那些侨商做的投资。
方言一听居然还有这招,也不得不佩服廖主任实在有些想法。
……
方言刚在诊室坐定,护士就领着第一位患者进来。
推门的瞬间,一股淡淡的药味混着些许脓液的异味先飘了进来,随之出现的是一位被家属半扶半搀着的青年女子,她看着不过三十出头,身形却格外单薄,脸色是长期病痛熬出来的萎黄,唯有两颧透着不正常的潮红。
「方大夫,这是孙女士,从美国回来的。」中侨办的人在一旁介绍,孙女士则被家属扶到诊台旁,每动一下都格外小心,坐下时更是慢慢侧身,显然是腰部不敢用力。
「方大夫,您可得帮帮我……这病熬了八年,在美国动了三次手术,上个月刚做完第四次,伤口到现在还没长好。」她开口时声音有些沙哑,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说话间还下意识地按了按左侧腹股沟的位置,眼神里满是痛苦。
方言点点头,对着她说道:
「您不要慌,先放松一些,我们慢慢来。」
「您具体说说自己是什麽地方不舒服。」
孙女士说道:
「我是腰椎第4丶5节结核,已经确诊八年时间了。」
骨结核?
还是腰椎骨结核。
这玩意儿在中医里面叫做骨疽。
骨疽」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特指热毒或寒湿之邪侵袭骨骼丶导致气血凝滞的病症,而骨结核因病程长丶易溃破难愈,且常伴低热丶盗汗等虚症表现,多归为「阴疽」类。
「你现在平卧的时候,能自己翻身吗?」方言先问了一句,如果是这个病,而且还是病了八年,肯定是有这些现象的。
孙女士摇摇头,眼眶微微发红:「不行,平躺下来就动不了,一翻身腰就像被扯着疼,连带着整个左腿都麻。」
方言点点头,然后又让她掀开左侧腹股沟的衣物。只见那里贴着一块厚厚的纱布,掀开后,一个3到4厘米的溃口露了出来,溃口边缘的皮肤有些发暗,还渗着淡黄色的稀薄脓液,没有新鲜的肉芽,一看就知道是长期不愈合的慢性创面。
「每天都得换两次药,可还是这样,有时候还会发热,尤其是下午,体温总在37度5左右,烧得人没力气。」孙女士的家属在一旁补充,语气里满是焦急,「在美国的时候,医生说已经尽力了,让我们回来试试中医,我们也是打听了好久,才找到方大夫您。」
他没有立刻接话,而是先示意孙女士在一旁的诊床躺下,考虑到她「平卧不能转侧」,特意让家属拿了个软枕垫在她腰侧,尽量减轻她的不适。
「你这病在我们中医里叫『骨疽』,像你这样长期不愈丶溃口流脓的,更偏向『阴疽』,根源在于身体底子虚,邪气缠在骨头里散不去。」方言一边说,一边轻轻按压她腰椎两侧,「这里按下去会疼吗?」孙女士点点头,声音带着疼意:「会,尤其是按压的时候,疼得能窜到腿上。」
确认病症范畴后,方言开始细致追问病史,生怕遗漏关键信息。「你第一次确诊的时候,除了腰痛,还有别的症状吗?比如发热丶盗汗丶体重下降这些?」孙女士回忆了片刻:「有,那时候总觉得累,晚上睡觉出汗特别多,衣服都能湿透,半年瘦了快二十斤。」
「在美国的几次手术,主要是处理什麽问题?是清除病灶,还是处理溃口?」方言继续问。
孙女士的家属在一旁补充:「前两次是清除腰椎里的结核病灶,第三次是因为溃口总流脓,做了清创,上个月那次是因为溃口又扩大了,医生说里面有死骨,又清了一次,但还是没好。」
方言又看向她的溃口:「溃口流出来的脓,一直是这种淡黄色丶稀稀的吗?有没有变稠丶变臭的时候?」
孙女士摇摇头:「一直是这样,不怎麽臭,但流个不停,每天换纱布都得换两次,有时候还会带点血丝。」
方言点了点头,她孙女士这个情况还不是简单的腰椎结核。
她是结核的溃口出现在腹股沟。
核心原因是结核病灶引发的「窦道」转移,腰椎的结核病灶没有直接向外破溃,而是顺着深层组织间隙,形成了一条隐蔽的「通道」,最终在腹股沟区域穿出皮肤,形成了溃口。
腰椎第4丶5节的位置,与腹股沟区域在深层组织上存在「通路」。
当腰椎发生结核后,病灶处会形成含有结核菌的脓液(即「冷脓肿」),这些脓液不会像普通炎症那样快速向外破溃,而是会沿着身体的「薄弱间隙」扩散,就像是老鼠打洞似的。
腰椎周围的腰大肌间隙丶髂腰肌间隙,是天然的「通道」,脓液会顺着这些深层肌肉间隙向下流动,一直延伸到腹股沟区域,这里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相对较薄,脓液最终突破皮肤,形成溃口。
腹股沟的溃口看似是「局部问题」,实则与腰椎的原发病灶相通,只要腰椎的结核病灶没清除,溃口就会持续流脓丶难以愈合,形成「原发病灶不除,继发溃口难愈」的恶性循环。
方言就知道,这些回来的人没一个是好治疗的。
他定了定神,对着孙女士说道:
「我先摸个脉,您吐出舌头我看看。」
孙女士赶紧配合,方言看到她的舌苔白,其他看不出什麽。
脉搏左右手摸完后,发现是脉沉弦。
方言又问道:
「大小便情况怎麽样?」
孙女士说道:
「大小便应该是正常,不过就是有些时候感觉肚子里好像有气在打转。」
「吃东西睡觉呢?」方言追问。
孙女士回应到:
「吃东西吃不下,一天就吃一两顿,而且吃的比较少,注意是身体不舒服也没怎麽活动,所以就吃的不多,睡觉不太好,身体不舒服睡不踏实。」
接着她还补充到:
「而且我还经常口乾,还有些低烧,就像是现在一样。」
方言听到后,摸了一下她的额头,发现确实有点低烧,但是并不明显。
这时候孙女士对着方言询问到:
「方大夫,我这个情况你们中医好治吗?」
「不太好治。」方言直接回应到。
孙女士听到「不太好治」,眼神瞬间黯淡下来,双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声音带着颤音:「连您也觉得……不好治吗?美国的医生已经说没办法了,我还以为回来找中医能有希望……」
方言见状,放缓了语气,耐心解释:
「『不好治』不代表『治不好』。你这病熬了八年,还动了四次手术,身体底子耗得太厉害,而且腰椎病灶和腹股沟溃口相通,形成了恶性循环,得一步一步来调,不能急。要是好治,美国的医生也不会让你回来找中医了,对吧?」
听到方言这话,孙女士顿时眼神里又有了神采,这时候他一旁的家属对着方言说道:
「方大夫,我们知道规矩,只要治好了,我们捐楼!也捐两栋!」
「对对对!」一旁的一个年龄最大的老人也点头,应该是孙女士的父亲。
『……』方言听到这话后无语了。
都捐楼他们是想在协和盖摩天大楼吗?
「先不说这个,咱们先说说治疗方案吧,她这个情况治疗起来会有点久,你们要有个心理准备。」方言对着他们说道。
「这病就像老房子修修补补,得先把身体底子恢复过来,然后再清除病灶,最后巩固疗效,一步一步来,急不得。」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