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64章 维多利亚女王:翻版的肯特公爵夫人(1 / 2)

加入书签

第864章 维多利亚女王:翻版的肯特公爵夫人

夫虎之所以能服狗者,爪牙也。使虎释其爪牙而使狗用之,则虎反服于狗矣。

——《韩非子·二柄》

亚瑟靠在马车的墙壁上,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手杖末端的银鹰柄。

他今天没穿那件常穿的燕尾服,而是换上了菲欧娜给他订做的紫色双排扣晨礼服,套上了弗洛拉·黑斯廷斯小姐送他的奶油色纳帕皮手套,兴许是觉得马车里有些热,他的上衣扣子只扣了最上面那一颗。

伦敦的街道一如既往的潮湿,昨夜那场小雨把煤尘冲刷得七七八八,石板缝里积着水,路边檐下还挂着零星的水珠,偶尔被马车卷起的风带动,在窗前砸出一片微小的涟漪。

距离维多利亚登基已经过去半个月了,这段时间,他几乎每隔三四天便会被传唤前往白金汉宫拜见。

在亚瑟眼里,相较于登基之前,维多利亚其实没什麽太大的变化,在私下谈话时,她还是那副年轻得令人惊讶的模样,说话时眼睛睁得大大的,像是对一切都抱有兴趣。但是在公众场合,她却能够表现的谈吐得体,或许是看在她是个年轻姑娘的份上,上院那帮从前经常和国王吹胡子瞪眼的阁下们在女王的面前倒是表现的极有风度。

当然了,他们心里也不是没有牢骚。

最让这帮老贵族感到不满意的地方,便是女王举办的晚宴了。

从前,不论是摄政时期丶乔治四世抑或是威廉四世在位时期,在女士们吃完饭离开餐厅后,绅士们通常会继续留在餐厅继续小酌几杯,聊聊天丶玩玩牌丶抽口烟什麽的。但是自从维多利亚继位以后,这个不成文的「绅士时间」就被取消了。

前阵子亚瑟去圣詹姆士宫参加晚宴的时候,还听到贝德福德公爵(内务大臣罗素勋爵的兄长)和枢密院书记格雷维尔聊到了这件事,当时贝德福德公爵信誓旦旦的告诉格雷维尔,他肯定女王跟首相墨尔本子爵为了这事发生过一场争吵,因为他路过的时候听到女王怒冲冲地对墨尔本子爵说:「那是一个令人讨厌的习惯。」

不过就事情的后续发展来看,两个人应当是各退了一步,绅士们被允许在女士们离开后继续逗留,但时间只有五分钟。

总而言之,宫里面几乎全是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情,这也是为什麽亚瑟在维多利亚继位之后不是很乐意主动前往白金汉宫拜见女王的重要原因。

虽然维多利亚这些年来一直处于母亲肯特公爵夫人的强势控制之下,过了十八年的苦日子,但是这实际上也给维多利亚树立了一个相当坏的示范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也是个控制欲很强的姑娘,特别是在各种家务事上,她简直固执的没话说。

不过好的一点在于,维多利亚在军国大事上控制欲不强,并且愿意把各项职责交给专家去做。对于专制君主来说,这样的性格特点可能是致命的,但是对于立宪君主来说,这却是最重要也最不可或缺的优良品质。

但话说回来,这其实也是维多利亚的母亲肯特公爵夫人的性格。

因为在肯辛顿宫,向来都是由约翰·康罗伊这个「专家」处理对外事务,而肯特公爵夫人则安心负责子女教育等各项内部工作的。

虽然对于维多利亚来说,肯辛顿体系害苦了她,但该说不说,如果能当上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的约翰·康罗伊爵士,那其实还是挺爽的。

维多利亚虽然登基不久,但是她便已经决定正式叫停伦敦大学和国王学院的合并工作,并第一时间为伦敦大学续签了皇家教学特许状,让这所英国高等教育的明珠避免了再次沦为野鸡学校的尴尬。

而她的这一举措,自然也赢得了主张废除君主制的激进派的好感,伦敦大学也第一时间起草了一份感谢长文,并委托去年卸任教务长的杰出校友亚瑟·黑斯廷斯爵士捎往白金汉宫,面呈尊贵的维多利亚女王陛下。

其实,即便撇开这件事不看,激进派对待新女王的态度比之乔治四世和威廉四世也要温和不少。

当这位金发朱颜丶纯洁谦逊的小女王乘车通过街头时,伦敦市民总是会忍不住面带笑容,将帽子扔高高的扔到天上,尤其是他们将维多利亚与她的那些叔叔伯伯对比时,大不列颠的国民心中就更加想要欢呼了。

毕竟大伙儿都已经记不清,上一个像维多利亚这样在刚继位时便声誉良好丶履历清白,看起来丝毫不具备威胁性的君主究竟是谁了。

除了维多利亚以外,大部分王室成员都是声名狼藉之徒,那些卑鄙肮脏的老家伙,不是生活放荡,为人自私,头脑愚蠢,行为荒谬,就是永远背着债务丶纷争和恶名的包袱。

然而在维多利亚继位后,来自他们的威胁立马就像冬雪一样消融了,此时此地,不列颠的春天终于来到,维多利亚女王戴着王冠,光彩照人,看起来她必定会带领这个国家迈向伟大辉煌的时代。

不论其他人怎麽说,不论是激进派还是保守派,至少现在绝大部分的不列颠人民就是这麽想的。

甚至就连亚瑟·黑斯廷斯爵士这样的中间派代表,同样也是这样想的,属于他的辉煌时代就要到来了。

这位幼年生长于济贫院,童年时期与约克夏猪为伍,青年时期在伦敦大学和肮脏街道上摸爬滚打的英国中产阶级,这辈子都没感觉自己的腰杆儿这麽硬过。

当然了,亚瑟也不是什麽烦恼都没有。

他最心烦的还是自登基以来首相墨尔本子爵与维多利亚亲近到甚至让人觉得有些不正常的交往态度。

在拉姆斯盖特事件之后,维多利亚便下定决心,在继位之后暂时不任命自己的私人秘书,而是由首相代行女王私人秘书的工作。

如果仅仅是从工作方面来看,墨尔本子爵的工作完成的简直无可挑剔,除了要在上午履行首相职责以外,他几乎无时无刻不是陪在维多利亚身边的。对于维多利亚的要求,墨尔本子爵几乎总能第一时间回应,就像先前说的那样,就连一个小小的餐后饮酒问题,他都要向维多利亚给出自己的建议。

而据亚瑟所知,这貌似也是维多利亚这大半个月以来唯一一次与墨尔本子爵有过争论的问题。

除此之外,他们再没有什麽分歧。

据莱岑夫人所言,维多利亚的任何要求,墨尔本子爵都能予以满足,这一点让这位陪伴了维多利亚十八年的汉诺瓦女家庭教师也感到惊讶不已。

更令亚瑟感到匪夷所思的是,墨尔本子爵与维多利亚的亲近关系,甚至都到了令肯特公爵夫人感觉嫉妒的程度。

自从女儿搬进白金汉宫以后,肯特公爵夫人作为女王的母亲也被允许从肯辛顿宫搬到了这里,但是由于维多利亚的坚持,康罗伊肯定是不能一起搬过来。

而在考虑了好几天之后,公爵夫人最终只能抛下康罗伊,独自搬到了女儿身边居住。

但是即便搬来了白金汉宫,肯特公爵夫人也不是想见女儿就能见的,她必须遵守王室礼仪,也就是必须在受到维多利亚的召见后才能见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