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章 纯真的姐弟情(1 / 2)
修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李龙的大院子墙边上多了十几块石头。
大大小小的,看着挺普通的,几天不收拾,上面落了一层灰。
实际上这些都是修路过程中,李龙捡来来装车里拉回来的玉石,最大的那块还在河里呆着,没能拉回来。
好在他也不急,这玩意儿现在就是拉回来,也容易被人们给传播开,放个几年十几年的,慢慢大家听到类似的新闻多了,到时再拉回来就没那麽显眼了。
当然肯定最后还是要弄回来的,得是在封山之前。
曾经有一段时间碧玉大火,许多人都跑山里去找玉石,有找到的,也有因为找玉石而失踪受伤的,还有破坏了环境的,最后官方决定封山,禁止人员进入山的深处。
所以李龙不急,但知道这有个时间点,得在时间点之前把事情搞定。
这一排玉石放在家里,一般人也就只会觉得是普通石头,没人会觉得是玉石。
毕竟没有经过打磨抛光的玛河碧玉,大部分在普通人眼里,都是石头。
甚至于有些普通人连玉和普通石英石都分不清,曾经在玉石非常火爆的那几年,村子里出去捡石头的多的很,许多人捡来看着挺白或者有点透的石英石,希望这是玉。
可惜不是。等热度退下去,这些石头都进了垃圾堆。
不光是这里,北屯那个戈壁玉丶金丝玉兴起的时候也同样如此。最火爆的时候,戈壁滩附近不少人院子里弄几十吨的戈壁石戈壁玉,奎屯公园里从戈壁滩上拉来镶嵌人行道的石头,当天镶下去,半夜就被人给抠走了。
最后呢?这玩意儿有人愿意买单,那值钱的很,如果没人愿意,就如当年的君子兰一样,就是普通物件。
当然,其中精品的宝石光,以及福海那边的海蓝宝还是值得一捡的,只不过随着这些年捡石大军的加入,越来越难捡到好东西了。
修路工作一结束,县城这边虽然还没下雪,但冬天的准备工作也要开始了。
山里有煤矿,但去往煤矿的路并不好走,小四轮拖拉机勉强可以过去,大卡车不行。
所以李龙并没有舍近求远去山里拉煤,毕竟那玩意还要自己把煤给掏出来,何必呢?
拉一卡车煤一百多块钱,人家还帮着给你拉到院子里卸下来,找两个人帮忙往煤棚子里一装就行了。
今年李龙拉煤的地方比较多,收购站要拉一大卡车十吨煤,这里白天晚上烧的比较多。大院子有四个炉子需要烧,李龙让拉了十二吨煤,毕竟后面的温棚还要种菜的。
杨大姐的小院子,和顾博远原来小院都各拉了两吨煤,这个就是应急的。
大院子里的缸里也腌上了咸菜,按梁月梅的腌法腌的,这一点是杨大姐去四小队的时候学的。主要还是家里吃饭这几口子,包括顾博远冬天都喜欢吃这种腌的咸菜。
按梁月梅说,腌法很简单,特别好学,但说实话不知道是腌的还是炒菜的方式,反正李龙觉得很少能吃到比较「正宗」的味儿。
正好没事,李龙就带着明明昊昊在温棚那里开菜地,准备种菜。
要把炉子重新抹一遍泥,架一炉子煤看地龙有没有冒烟的地方。门口的棉门帘子要拿去拆洗一下,地里的肥料上一遍,翻一翻,然后选好要种的菜种子。
这些事情都非常的琐碎,明明昊昊两个跟着李龙屁股后面干一会儿就烦的,李龙乾脆就弄了一堆泥巴让他们两个玩。
他骨子里就是农村的娃儿,孩子玩泥巴什麽的,很正常的,脏了也没啥,沾泥而已,扔洗衣机里搅一搅就乾净了。
实在不行手搓着洗也行。他在家的时候都不会把家务全给杨大姐,自己一家人的衣服还是自己洗。
杨大姐主要的活还是做饭,在李龙他们不在的时候照看着明明昊昊,李龙在了,她就能轻松不少。杨大姐也不会偷懒,会主动找活干。
温棚里的地块让李龙给固定死了,分成六块,韭菜是不用变的,这玩意儿只要种下去,三五年后才要分根,所以不需要动,只要把上面现在跟杂草一样的割掉,再好好浇水就行了。
其他的几块,李龙打算分别种上辣子丶西红柿丶芹菜丶小白菜丶刀豆。
在温棚里种菜有个比较麻烦的地方是需要对花传粉,不过冬天嘛,有的是时间,而且顾晓霞和杨大姐,还有韩芳比较喜欢干这个活。主要是冬天没什麽事情做,给花对对粉还挺有意思的。
辣子是要种两块的,这玩意儿冬天应用非常的广泛,北疆的人大冬天,特别是过年的时候对于新鲜辣子的需求量也非常大的。在温棚蔬菜还不是很普及的时候,不止一个商家从口里批来一大车辣子,做好保温手段拉到北疆,腊月二十几的时候随便哪个菜市场门口一停,估计不要半天,辣子就卖光了。
干好了,只这一项,就能把一年的钱赚回来。
李龙正在温棚带着明明昊昊干活的时候,外面两个孩子正在踌蹰着。
「姐,你说小叔会不会怪咱们?」李强不敢敲门。
「不会,为什麽怪咱们?」李娟摇了摇头,推着自行车上前敲门,「咱们又没做错啥。」
他们两个是瞒着家里人偷偷跑出来的,不过倒也没做啥错事。
韩芳听到敲门声过来开门,看到是李娟李强,开心坏了。
现在是下午放学时间,她没想到李娟李强两个骑着自行车来县里了。
「快进来快进来!」韩芳赶紧招呼着两个人进了屋子,然后去叫李龙。
李龙听说这两个孩子过来了,有些意外,招呼着明明昊昊去看他们的哥姐。
明明昊昊一听哥哥姐姐过来了,手里的泥巴也不要了,站起来就往外跑,跑得还挺快。
两个孩子比同龄人平均身高至少高半头,步子也挺稳的了,很快就看到了李娟和李强,直接就扑到了哥哥姐姐的怀里。
力量很大,把李强撞的都晃了一晃。
「你们怎麽过来了?来来来,先坐下喝口水。」
李娟和李强虽然和李龙比较亲,但今天过来是有点「违例」的,所以还有点怯怯的感觉。
「说吧,咋跑到县里来了?骑自行车来的?」
这个年代,骑自行车从乡里到县里差不多五公里,按说不远,但对于那个年代来说,已经很远了。有些村里的人,一个月甚至半年都不一定去一次县里,主要还是路不好走,交通工具也不发达。
后世汽车十几分钟的路程,现在要走一个小时以上,甚至更长。
所以李娟和李强两个学生骑车来县里,还是冒着一定风险的。
挺勇敢。
「我勤工俭学赚了一些钱。」李娟是早就想好说辞的,「我爸我妈说是让我自己花,我就想着和强强一起到县里买些东西。我买了一支铅笔,给强强买了一把打火星子的玩具枪,剩下的钱,给明明昊昊买了玩具。」
明明昊昊一个人一个,玩具狮子,铁制骨架,塑料外皮,比以前自己给李娟李强买的发条青蛙要强,而且也是发条制的,拧动后狮子会一摇一摆的走动。
明明昊昊是有类似玩具的,但看到李娟李强给自己玩具,一个个高兴坏了,特别是看到那狮子会动,笑着呵呵的,不时的摸一摸,显然是非常喜欢。
李娟又把韩芳拉到一边,送给她一个硬皮笔记本——这时候学生送礼物,大都是铅笔盒丶钢笔丶硬皮笔记本之类的。
韩芳很激动也有些愧疚,她都没想过给李娟准备礼物。
「我们勤工俭学是拾麦子丶拾打瓜皮,给学校上交。」李娟把事情办完后,又给李龙说具体的情况,「咱们队里种打瓜的还怪多哩。去年就拾打瓜皮,我想着今年可能差不多,他们收完打瓜后我就骑车子拿袋子去装打瓜皮,再拉到院子里晾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