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3章 干到下雪,也要把路修到预定节点(1 / 2)
从姜至瑜这里出来,李龙感慨,这女干部利害。
马晓燕从李龙这里得到的是李龙在民族团结方面搞的大事,比如现在的修路,比如以前给冬窝子通水。
这些事情容易见报,特别是现在民族团结搞得如火如荼的时候,特别容易引起上层的重视。
姜至瑜的厉害在于,她能抓住李龙所做事情的重要的点,把其他的撇开到一边。
草蛇灰线,她能找到主线,说明这是一个厉害的人物。
虽然上一世李龙并没有听说这位最终干到某个级别上,但李龙相信,她应该不会就一直呆在乡里的。
就凭这份敏锐劲儿,怎麽说也应该去县里或者州上。
李龙其实一直有两件事情是等着做的,一个就是大规模的承包土地,以后有了合作社的时候,当个田舍翁,年年吃分红就够了。
第二个就是早早把轮式大马力拖拉机丶打药机丶康麦因甚至采棉机买回来,等滴灌开始普及的时候,雇人开机子,当个高瞻远瞩的老板。
这就行了。
但是现在不是时候,任重而道远了,毕竟眼下一台进口的大马力拖拉机,好几万美元,他能买得起,但没必要。
而现在的棉花产量丶价格都没涨起来,大规模承包土地,还真就没太多的价值,还是先放一放吧。
况且现在有了收购站,自己又有了全国先进个人的名头,更多的事情在等着自己,这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缓慢,所以自己并不急。
没想到竟然被姜至瑜给发现了。
发现了就发现了吧,反正以后这是必然的路子,就当自己预言了。
李龙离开后,姜至瑜看着采访本上记录的那麽多东西,又捋了一遍,脑海里的文章就已经有了脉络框架,以及如何填补血肉。
她打算尽快把这篇稿子写出来,然后发出去——说实话,现在姜至瑜觉得李龙能成长到现在的这个地步,真就不是运气使然,是真的有能力有本事的。
她现在甚至期待着李龙接下来要搞的那个打药机,以及后续还要搞的东西了。
写这篇文章之前,她已经采访过不少人,特别是那些开着小四轮拖拉机带着收割机和中耕机的农民,想让他们谈一谈对这机械的看法。
虽然有小毛病,但无一例外的都说好——赚钱快,锄草快。
姜至瑜决定把这些人的话加入进去佐证,用李龙的话来说出一个观点,农业机械化是大势所趋,也是势在必行的。
为此她还专门去找了一个兵团的朋友,把兵团机械化方面的一些数据调取出来作为参考。
李龙从乡里回到县里的时候,还没到中午饭时间,他去了趟收购站,想看看收购站的情况。
目前收购站里大部分物资都已经被拉走了,馀下来的一些基本上都是卖不掉,或者需要筛选购买者的,所以李龙也不急。
况且收购这些东西本身也是引客的一个手段,扩大收购站的知名度,突出这里的专业性。
县里现在已经出现了废品收购站,以往那些挖到古钱丶古董的人,许多东西都是卖到废品收购站的,但现在大多数直接拉到李龙这里来了,因为这里名声大,而且给的价格也略比废品收购站要高一些。
今天收购站里人不多,院子里只有五六个人提着袋子依次排队。窗台那里的茶水桶还有大半桶,而这些人都是熟面孔。
二道贩子。
看到李龙过来,这些人一个个都笑着打招呼,李龙看大部分是卖皮子的,有的人拿是羊皮,就问现在羊的价格。
「羊价现在低啊。」那人说道,「有些牧民提前转场,淘汰羊拉下来了,现在玛河那边的市场一群一群的,牛羊肉价格每年到这个时候都会掉下来的。」
李龙突然想到,自己这时候,也该再买一批羊了。
去年糖厂那边要了一批,因为要去燕京,其他地方没联系。所以自己的羊圈里牛羊数量比往年多了一些,今年要备的草料也多一些。
但李龙想着今年冬天就不去燕京了,那时候有空去各地方联系看要不要牛羊肉,所以现在还得再买进一批牛羊,先养起来。
事实已经证明,用糖渣丶麦草和甜菜是可以把羊育肥养胖的,所以李龙觉得可以扩大养殖,反正现在老罗叔丶杨老六等人觉得牛羊群还不够大,现在马金宝竟然还有羊能养起来,这都是自己老马号的力量不足啊。
所以在收购站呆了一会儿,到中午李龙和顾博远一起回大院吃饭的时候,他就说了这件事情。
「那就买一批呗,多大点事情嘛。」顾博远笑着说,「四队那边的荒地多着哩,就不说你的那些糖渣和甜菜,就是那些乾渠支渠上的草打了回来,再弄些麦草都能把牛羊养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