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惺惺相惜 默默支持(1 / 2)
陆严河给颜良准备的电影剧本,已经写好的,放在电脑里的,就不下五个。
那都是他和李治百都演不了的。
当然,并不是说这些就不能给别人演,但肯定是优先给颜良。
除了颜良,还有谁会因为陆严河一句「你以后可以试试动作片」,就开始学习武术。
当时为了积攒动作片的拍摄经验,《龙门客栈》的男配角他也愿意演。
陆严河的这些剧本,肯定都是优先给他留着的。
当然,李治百这边,陆严河也帮他准备了剧本。
独木不成林。
好莱坞这边,陆严河现在算是已经站稳脚跟,一只脚踏进了好莱坞的核心圈。
颜良靠着《捕蝇纸》几部戏小有名气,等着《生死时速》上映丶蓄势待发。
而李治百一部《活埋》有了姓名,后面几部戏,有关注,却没有成为气候,要真的成气候,还需要一两部全球票房大爆的作品。
说实在的,陆严河从来没有想过要帮温生明丶江军丶陈碧舸他们去「规划」所谓的演艺事业。
他们虽然也是特别熟的朋友,到底不一样。
陆严河也不觉得自己有资格帮他们「规划」事业。他们都是已经在这个行业打拼了很多年丶非常成熟的演员。
哪怕江军在《鱿鱼游戏》之前并不出名,可在业内也是有着「无冕之王」称号的。
在陆严河这里,从来是在一个项目出来后,把适合他们的角色留给他们。
即使没有陆严河,他们也早已在这个行业取得自己的成绩丶荣誉。
不是说李治百和颜良就依赖陆严河。
不是这个意思。
但是,李治百和颜良是不一样的。
在陆严河的心中,陆严河是把他们两个人的事业发展背在自己身上的。
他对他们——是无条件地希望他们更好,这种友情,真的也只有他们两个人。相识于微时的人,总是不一样,人生的出场顺序,太重要。
在《黑衣人》这个系列之后,陆严河在好莱坞的第二个大制作系列,就是《黑客帝国》。
这个电影系列,陆严河是留给颜良的。
这件事,他还没有跟任何人说,包括颜良本人。
因为在《黑衣人》取得成功之后,再启动这个系列,才能够为他丶为颜良都争取到更好的条件。
陆严河笃定地相信,《黑衣人》一定会成,一定会取得跟平行时空一样的成功。
-
颜良杀青离开剧组,陆严河也请假,跟颜良一起回国了。
这个假期是早就请好了。
《舟》在国内清明节档期上映,陆严河要赶回去,参加几个宣传行程。
这是他作为主演的责任。
这部电影并没有采取大片的宣传方式,而是走的「文艺片」路线。
电影在三月底就已经开启了小规模点映的模式——
包括校园行。
这一次不是陆严河建议的,而是于孟令提出来的。作为这个电影项目的发起人,于孟令对这部电影俨然有着清晰的判断。
虽然电影也可以用这样的演员阵容,去做大片式的宣传,打出一个顶级演员阵容,靠着前面一两天,收割预售票房,那绝对可以在预售和首映几天的期间就卖出好几个亿的票房——
然而,这样做绝对会毁掉电影的观众口碑。
因为艺术电影必须面临一个现实情况,它的观影门坎是高的,对大部分走近电影院就图一个「感官刺激」的观众来说,它是达不到他们的阈值的。
于孟令在宣传阶段毫不避讳电影主题本身的晦涩丶节奏的平缓,包括整体风格的艺术性,这样做,无疑会让很多观众望而却步,选择不去观看这部演员阵容「非常顶级」的电影,但也会因此筛选掉很多的「非目标观众」,从而在舆论场上保住电影本身的口碑。
很多电影,其实成色还不错,上映阶段却崩得一塌糊涂,很多时候就是宣传阶段出了大问题。
目前国内电影,大部分都有这样的问题。
不是没有意识到,而是不敢放弃「虚假宣传」或者「不对位宣传」带来的「即时票房」。
虽然它会崩盘,但是不这样做的话,说不定「即时票房」都没有呢。
-
陆严河回国,主要是四个行程。
第一个行程是八家媒体的访谈——
这个行程分散在国内两天各个工作之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