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9章 为太子讲解(2 / 2)
“他们之所以会如此妥协,是因为怕了。”
“怕什麽?”李承乾有些不解。
“呵呵,当然是怕朕,朕老了了。”李世民呵呵一笑道:
“朕继位以後没有学汉高祖,对他们这些功勋不但没有迫害,反而大肆封赏,
那是因为朕相信他们的忠心,也相信朕可以镇住他们。
朕手握百万兵权,大肆封赏又如何?
可现在朕已老矣,这些年一直在为你铺路,他们怕朕为了你将他们铲除,
所以他们必须要表现出自己的忠诚,无论是对朕,还是对你,他们要让朕放心。
尤其是你那个舅父,年初被朕敲打了一番,又被你母亲说清了厉害。
再加上老十对他家二郎做的事情,这才让他发生了转变。
所以将来你继位之後一定要记住,兵权必须要在自己手里。
老十说过,权利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弓弩的射程之内,而道理就在你的屠刀之下。”
李世民喝的有些醉,所以说出来的话也有些多,更加比以往要狠。
平时他自教导要如何运用计谋去对抗,可今日终於教导李承乾要拔刀。
本来李世民准备以後找机会在教导李承乾的,毕竟计谋比武力重要。
治国之道,不能一味用武力解决问题,这会变成一个暴君。
今天喝多了,借着酒精说了出来。
当年他没有学汉高祖杀功臣,因为他仁慈么?
错了,君王哪有仁慈的,他连兄弟都杀了。
主要是因为他年轻,他有信心可以压制住这些人。
更何况就算是靠也能把这些开国功勋靠死。
李世民十几岁就参军,十九岁开始跟着父亲起兵征战四方,作为主帅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割据势力。
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玄武门之时,他才二十八岁,二十八岁做了皇帝,他手下那些开国将领都要比他大十几二十岁。
他当时那麽年轻,自信满满,除了因为相信这些人的忠心,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手握兵权。
而且以他的年纪,他也不怕这些人为威胁到以後的继位者。
汉高祖建立汉朝时,他都已经五十多岁了,为了不让这些功臣威胁到下一代的皇位继承,为了消除皇权的潜在威胁。
也是为了防备诸侯王效仿自己反叛,汉高祖只能出此下策。
这其中封王封地,手握兵权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两者身环境不同,结局自然也不一样。
李承乾真的没有想过这一点,他想过是因为想要靠近他,毕竟他马上就要做皇帝了。
但真的没有想到是怕自己老弟把他们带走。看来自己还是太年轻。
“多谢阿耶教诲,儿受益匪浅。”李承乾真心的行礼道谢。
“呵呵,你在说说,对定考补缺之事怎麽看?”李世民笑着又考校道。
(声明,这一段全都是个人查询过资料后的个人看法,若是不同意千万不要喷。
本人看到杀功臣的角度是从皇帝的年龄来思考的。
刘邦当年成事的时候就五十多岁,韩信他们封王封地手握兵权,所以他害怕影响皇权的传承。
宋太祖赵匡胤称帝的时候才34岁,所以选择了温柔的办法,杯酒释兵权,给予丰厚的封赏和官职。
朱元璋称帝的时候他都四十几岁了,完成领土统一都55岁了,当时他的年纪就大了,
胡惟庸案是朱元璋52岁发起的,蓝玉案朱元璋65岁。
个人观点啊。)
登录用户的「站内信」功能已经优化, 我们可以及时收到并回复您的讯息, 请到用户中心 - 「站内信」 页面查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