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70章 平衡之道(1 / 2)

加入书签

定考补缺交给世家负责,相当於把这次的空缺官员补偿给了世家。

这与他们这些年来的政策截然相反。

一直以来皇家的策略都是消除世家士族的影响,从十年前李慎第一次出手,大改科举制度。

再到李世民抓住机会配合李慎针对世家的各种行动。

最後是李承乾监国后的更换官员,启用积攒多年经验的寒门子弟。

这一套动作将世家士族的势力压缩再压缩,使得世家士族的影响力减少了大半。

而这次四年一次的定考,就给了他们一次天大的机会。

要不然世家士族也不会这麽快就妥协。

李承乾知道这次是因为李慎的缘故,作为交换条件。

可既然老爹这麽问了,那必定还有其他深意,於是开始沉思起来。

他这些年过的顺风顺水,因为李世民还活着,所以朝局稳定,没有什麽大风大浪。

这次的博弈对他来说已经算是一次大事件。

看到李承乾沉思,李世民也不打扰,安静的喝着参汤,他也知道李承乾缺乏历练。

兵事上有上次的攻打高句丽,多少还攒了一点经验,可在朝堂上他没有经历过什麽风浪。

没有与各势力博弈的经历,也就没有博弈的经验。

今天李世民特地给太子演示了一遍,也好让他以後遇到此类的事情有个参照。

过了良久,李承乾都没有想出来还有什麽其他的意思,於是开口道:

“启禀阿耶,儿只知道是为了十弟的事情做为交换,但具体深意却不得其法,还望阿耶赐教。”

李承乾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毛头小子了,他都三十岁了,知道虚心求教对他有好处。

就像是李慎跟他说的,治国之道,问谁都不如问他们老爹更有用。

打工的如何教老板如何做好一个老板?

李世民笑着放下汤碗,擦了擦嘴:

“高明,为君之道重在平衡,君臣之间的平衡,朝臣之间的平衡,朝廷和百姓之间的平衡。

君王需要大臣的制衡,才不会昏庸,残暴,朝臣需要互相制衡,才不会出现权臣,朝廷需要百姓的制衡,才不会出现官员迫害百姓。

做事要张弛有度,任何事情都不可以急功近利。

这些年来,朕与老十还有你将世家士族逼迫的太紧了。

老十这件事很有可能让世家士族生出不臣之心。

以往老十用各种阴谋诡计坑骗他们,他们只是憎恨老十个人,况且是他们技不如人才上当受骗,只能认栽。

可这次老十是直接下手,虽然没有证据,但大家心知肚明。

老十代表着皇家,若是这次朕还是不顾一切硬要保老十,你觉得世家士族会如何?”

“回阿耶,儿觉得世家士族会觉得阿耶要对他们动手了。”

李承乾立刻回道,以往的行动都是李慎打头阵,以纪王府的名义跟他们斗,老爹每次都会给与惩戒,虽然不轻不重,但有态度。

“不错,朕担忧的就是这个,所以朕才会让出这次的空缺给世家。

我大唐百姓真正安居乐业没多久,虽然如今粮食充裕,可是有些地方的百姓生活困苦,食不果腹。

我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继续让百姓稳定,不适合让百姓动荡。

世家士族势力庞大,盘根错节,我们只能一步一步的来,不可操之过急。

你安心的处理朝政便可,一切都由老十来做,别忘了我们李家的这个法宝才二十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