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26章 绯闻公主(2 / 2)

加入书签

众人闻言一愣,长袍文士下意识问:

「你说的是,那位名扬天下的守正君子欧阳良翰?」

「没错,应该就是他,一个强力佐证就是,欧阳良翰曾作一首《琵琶行》,刚传到京城的时候,当时初来京城还未册封名号未站稳脚跟的小公主,就在极力推荐,还在长乐公主府的中秋晚宴上,钦点此诗为中秋诗词魁首,

「此事,在当时的洛京还惹了不小风波,此诗境界如何不提,试问,这等不遗馀力的赏识力荐,关系能简单到哪里去?再加上那时候小公主一家还未发迹,小公主也年纪尚小,情窦初开之际,自然是容易滋生情愫的时候。

「而欧阳良翰却清名满天下,又是就任当地的父母官,年纪轻轻,大权独揽,意气风发的……有时候,少女怀春其实就是那一两眼的事……」

气氛有些寂静。

大堂内吃瓜的众人顿时意会,有人脸色豁然的点头,觉得此言很有道理。

角落桌子前,欧阳戎停止了夹菜,突然伸手去开窗户,推开了一条缝,似是往外瞧了瞧。

细丝雨点落在脸上,雨已经小了不少。

袖中,妙思本来正四仰八叉的躺着,轻轻摸着鼓鼓的小肚子,消化食物,听到外面的话后,两手捂嘴,忍着笑。

听周姓商贾说了一大通话,长袍文士隐隐有些挂不住脸,之前都是他一直掌握大堂内的聊天节奏,眼下隐隐被人抢了风头。

不过谁叫人家消息确实比他灵通,而且大概率也不是故意的。

长袍文士朝这两位消息灵通的商贾抱了抱拳:

「受教了,二位是有见识之辈,可还有其他指教的?」

程姓商贾沉稳安分些,察觉到长袍文士有些不愉快的情绪,立即抱拳回礼:

「指教不敢当,除了这些外,鄙人与周兄知道的,和阁下差不多……」

长袍文士脸色缓和了些,周姓商贾却突然道:

「倒是还有一件风闻,听说当朝圣人,准备这两个月在紫薇城的明堂举办一场祭祀典礼,不仅要求浔阳王丶相王等离氏子弟到场,卫氏那两位亲王,还有卫氏主要宗亲们,也全都要来,只要人是在洛阳,这也算是离丶卫两家难得一见的齐聚同一屋檐下,也不知道圣人为何如此安排。」

长袍文士闻言,这一次却没有什麽恼色,反正仰头,摸了摸胡须,语气笃定道:

「这就对了,这场明堂祭祀,或许就是决定真正皇嗣之位人选的关键节点。圣人此举真是高啊。」

众人疑惑问:「什麽意思。」

周姓商贾丶程姓商贾也眼神不解的看向卖关子的他。

长袍文士对此气氛十分满意,他压低嗓音,煞有其是的分析道:

「浔阳王幼女加封为安乐公主,只是一个开始,既然先这麽做了,后续她的父兄浔阳王和世子,自然也有安排。

「圣人或许真的喜爱安乐公主,有隔代亲在。但是圣人每一举措都是有深意的,说不得就是藉助这份众所周知的偏爱,去行方便之事。」

众人面面相觑。

长袍文士却大胆给出推测:

「而接下来的明堂祭祀,就是一个重要节点,在下有预感,会有一些重要的大事,或说重要的方向选择,在这个节点前后发生。

「这一天绝不简单,说不得就是狂风暴雨,因为最忍受不了浔阳王一家高升的,是卫氏,浔阳王再往上升,岂不就是皇嗣了?卫氏的魏王丶梁王这能忍?两家本就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这次浔阳王回京,大大增强了离氏的力量,卫氏不会坐视不理,绝对会发难的……」

笃定说完,长袍文士朝周丶程两位商贾淡淡道:

「二位且看,下一次洛都有消息传来,定然是这明堂祭祀前后,发生了大事,肯定是离卫两家神仙斗法,皇嗣之争,你死我活,说不得就有一方突然轰然倒下……真是兴也快哉,亡也快哉。」

大堂内,很多人听的,觉得格外有道理,配合着点头。

也有如周姓商贾丶程姓商贾等人,对视一眼,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却又说不上来,或许是因为对方分析的太过顺畅,太过理所当然,但这般理由,并不足以让他们站出来扫人兴致,便也就专注酒杯之事去了。

至于笑眯眯的余大娘子,只要付酒钱就行,怎麽聊天装逼都没事,反正红尘客栈在桃源镇,天高皇帝远的。

两位商贾同时朝长袍文士举杯,客气敬酒。

后者喜笑颜开,痛快畅饮,喝的面红脖子粗的。

果然,没有男人是不喜欢键政的。

咯噔——!

吱呀——!

突然,大堂内相续响起了一连串异声,好像是有人站起身时推开了凳子,凳子脚摩擦地板,发出的略微刺耳之声。

还没等余大娘子与大堂众人反应过来,找到声源,一个面孔凶横的汉子已经从座位走到了柜台边,朝新来使女闷声道:

「结帐。」

众人目光投去,发现这是此前一直独坐窗边角落的那位略怪的客人。

刚刚大夥热聊,连他隔壁的两位商贾都加入了,这个大老粗却依旧埋头吃酒,没来参与,饭菜吃的是津津有味,像饿坏了一样。

只见,他桌上的饭菜,此刻已被一扫而空,盘子比人脸还要乾净,和饿死鬼投胎一样。

桌边的窗户不知何时,已被打开了一半,露出外面的景色。

屋檐不间断的落下细碎雨珠,像一幅偷工减料的珠帘,外面街上的行人没有打伞,落了一夜的雨水好像是停了。

云梦的烟雨就是这样,像一位撑着油纸伞穿过雨巷的姑娘,匆匆的来,匆匆的去。

柜台边,新来使女结帐完毕,交还了碎银,不理余大娘子的媚眼和关心,那位「凶横汉子」扭头就走,两手拢袖姿势,他头不回的大步出门,一头扎紧了门外深沉如墨的夜色中。

长袍文士,还有周姓丶程姓商等人都没在意这旁支末节。

大堂内继续沉浸在欢笑之中,推杯换盏,今宵不醉不散……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