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05章 不存在悬念的竞赛(1 / 2)

加入书签

第1705章 不存在悬念的竞赛

「稳定电力联盟」框架协议的提出,打了全世界几乎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实际上,在华夏方面逐渐占据了科技丶军事和经济等领域的优势之后,很多人都已经预见到了,太平洋两岸之间斗争的下一个重点,必定会发生在金融和国际影响力方面。

不过,大部分评估都认为,华夏方面会采取「逐渐蚕食」的策略,就像他们在过去二十年里所做的那样。

尤其之前「SWIFT威胁事件」的不了了之,似乎说明双方都无意在这个阶段就发生短兵相接,更是加深了外界对上述猜测的确信程度。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华夏方面直接憋出来了个大招。

虽然电力作为货币锚定物存在着一定的先天缺陷,例如难以长距离输送,但作为一种区域性解决方案却是再合适不过。

尤其最近几年里,华夏周边,尤其是南部和东南部的一系列东协国家都通过融入华夏采用了发展起了一定规模的工业制造业体系,但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期滞后,他们几乎都面临严重的电力匮乏问题。

而加入这个「稳定电力联盟」丶接入空前强大的国家电网,或是未来规划的区域性智能电网,正是一个技术和经济上完全可行的方案。

况且,华夏在发电和输电两个方面都已经实现了遥遥领先,未来完全可以靠输出电力系统解决方案,甚至是建造浮动聚变电站来扩展这一联盟的范围。

更巧妙的地方在于,石油作为直接燃料和化工原料的地位并不会因此而受到明显影响。

也就是说,这一联盟对于产油国的损害并不大,但却是对石油-美元金融体系的一次将军。

用英国《金融时报》一针见血的评论来说:

华夏人通过一次巧妙的操作,兑现了他们此前许下的诺言——让美国被世界孤立,他们并未直接攻击美元体系,而是为世界提供了一种更有吸引力丶更面向未来的价值储存和交易媒介选择——稳定丶清洁且绑定实物使用权的电力。

而作为被将军的一方,华盛顿方面几乎立刻感受到了刺骨的寒意。

两个月前「SWIFT威胁」的惨澹收场,已充分暴露了其金融武器的钝化。

全球经济深度嵌套于「华夏制造」的现实,使得任何试图将华夏排除在主流金融体系之外的行动都无异于经济自杀,根本无法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

如今,「稳定电力联盟」的推出更是釜底抽薪,让美元赖以生存的锚定基础出现了动摇。

曾经惯用的金融大棒,如今却显得苍白无力且风险巨大。

留给华盛顿的选择,似乎只剩下一条险峻的窄路:

在金融战场节节败退之际,必须在技术战场上夺回决定性优势。

也就是赶在华夏之前,率先实现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并网发电,由此抵消华夏方面在发电和输电技术领域的领先。

而这千斤重担,自然无可避免地落在了Helion Energy公司的肩上。

并且,从更高的历史维度来看,人类未来五十年,甚至一个世纪的发展格局,都将极大地取决于这家成立尚不足十年的私营企业,能否在接下来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技术竞赛中创造奇迹……

《金融时报》的预判迅速成为现实。

就在《白皮书》发布的第二天,参议院以94:6的悬殊比例通过了《新时代能源法案》,其核心内容正是向以Helion Energy为首的数家聚变研发企业提供总额高达450亿美元的直接资金注入,同时还要求能源部丶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丶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等机构必须无条件向这些企业开提供「全方位丶无保留」的技术与人力支持。

此外,法案甚至包含紧急徵用权条款,允许在必要时为聚变项目调用国家战略储备物资。

Helion Energy公司创始人大卫·特莱随后也公开宣布,他们将加快「猎户座」计划的推进速度,计划在不超过15个月的时间里建成完工并实现商业发电——

15个月。

这一时间表显然是在针对华夏此前提出的18个月目标。

特莱的宣言充满了破釜沉舟的决心,也透露出巨大的压力与风险。

太平洋两岸围绕人类终极能源的掌控权,似乎又一次进入了令人窒息的竞速模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