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1章 准备建堆!(1 / 2)
第1701章 准备建堆!
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常浩南的第一反应是喜悦。
尤其迭加着XS-1空间核反应堆启动成功的消息,更是让他脸上的笑意差点绽开,几乎就要冲破他惯常的沉稳。
属于是想什麽来什麽了——
15T级别的稳态超导磁场背景系统,正是核聚变发电示范堆项目中,目前唯一尚未实现完全国产化的核心部件。
虽然庐州物质科学研究院的团队已经在全力攻关,但此类极高场强丶要求极端稳定性的超导磁体,从设计丶材料到工艺都代表着当今世界电磁技术的巅峰,研发周期和风险都不可小觑。
而若是能直接从瑞士SNI获得成熟可靠的成品,则无疑将给示范堆的建设按下快进键,节省下以年计的时间。
至于庐州方面自主研发的系统,则完全可以用于后续的聚变堆叠代,或者是用于取代XS-1的空间聚变反应堆上面。
不仅如此,吸纳SNI这样的国际顶尖研究机构参与进来,还有着十分巨大的象徵意义。
这等于向全世界宣告,我们仍然是开放的丶是欢迎友好合作的。
也是在呼应一年前华夏公开做出的承诺——
我们不筑墙,我们搭桥;我们不封锁,我们开放;我们不独占,我们共享!
这对于重塑华夏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形象,使华夏真正成为一个能够吸引并领导全球力量共同应对人类重大挑战的核心角色,至关重要。
一个开放丶自信的领导者,远比一个孤立的强者更能赢得人心。
不过,仅仅在下一个瞬间,喜悦褪去,常浩南的内心又被疑惑所占据。
「彭院士,有个问题。」
他转向彭觉先,声音压得更低,确保周围的欢呼声能将其淹没:
「我们关于示范堆的具体方案,尤其是我们对15T级别背景磁场系统的需求,应该从来都没有对外公开过任何细节……瑞士人这番表态,是不是有点过于及时……也过于敏锐了?」
彭觉先闻言,脸上的兴奋也收敛起来。
沉吟片刻之后,他试着给出解释:「SNI毕竟是全球聚变领域最顶尖的团队之一……也不能排除对方通过公开信息和一些蛛丝马迹判断出我们研究水平。」
常浩南几乎不假思索地摇头:「如果搁在三年前,这种说法或许是成立的,但是你想,最近一年里咱们的各方面技术的更新叠代几乎是日新月异,别说是外人,就算是信息更新频率稍低一些的自己人,有时候都会搞不清一个项目中各个子系统的研发进度……」
彭觉先仔细琢磨,也觉得常浩南的疑虑有些道理。
示范堆项目整体的涉及面太广,涉及的前期工程量又大,难免会有些风声走漏,给外界,尤其业内人士一些瞎想的额空间。
但具体到示范堆本身的技术规格和采购需求,知情范围始终都被严格控制在极小的核心圈内,大部分参与者甚至都处于封闭工作的状态,规格甚至对标当年的两弹一星工程,出现信息泄露的可能性极低。
而且退一万步讲,即便真有泄露,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不太可能只精确泄露给瑞士这麽个存在感并不算强的小国。
两人在周遭震耳欲聋的庆祝声浪中沉默地对视了几秒,气氛显得有些微妙。
常浩南决定必须弄清楚消息来源:
「彭院士,这消息具体是从哪个渠道过来的?」
「是庐州物质科学研究院的梁建国院士刚才打到这边保密线路上的电话。」彭觉先回答道,「那会儿你正在台子上盯着空间反应堆的启动流程,所以办公室负责人找我去接听的。」
常浩南点了点头,陷入思索。
瑞士这个国家作为名义上的中立国,其金融系统和精密工业与西方阵营纠缠甚深,在某种程度上具备象徵意义。
但如果往深处追究,其历史上并不乏左右横跳的记录。
此举背后是否完全单纯?
他觉得有必要深入深入了解一下细节。
「算了,我直接去回拨给梁院士,问个清楚。」常浩南带着彭觉先起身,刻意避开了正在附近四处寻找采访目标丶捕捉胜利瞬间的央视转播团队,快步走向出口的方向。
然而,就在二人即将离开喧闹的大厅时,却正好迎面撞见了一行熟人。
工建委主任栾文杰,以及身后几名随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