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6章 双变循环发动机(2 / 2)
秦小明甚至继续解释道:
「刘总,虽然涡喷模式切换还没成功,但正如我刚才汇报的,两种涡扇模式的切换已经非常成熟可靠。按照目前的状态,即便涡喷模式暂时无法启用,也完全可以确保盛京那边的五十号工程原型机按计划完成首飞和主要的亚音速/超音速包线试飞……」
刘永全却没有听下去,而是直接从放在脚边的公文包里,取出了一份装订厚实的技术文件。
文件封面没有任何花哨的标题,只有简单的项目编号和「绝密」字样。
他站起身,将这份沉甸甸的文件递给了秦小明:
「看看这个。」
秦小明带着满腹狐疑接过文件,翻开首页。
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全新的变几何分流环三维结构图。
只一眼,他的呼吸就为之一滞。
「这……这是……」
秦小明越看越心惊。
这与整个团队过去一年呕心沥血设计丶叠代了无数次的方案截然不同。
虽然思路都是增强流道适应性丶优化极端开度下的气动性能,但具体实施路径和细节设计却比之前大胆且彻底得多,几乎是对原有构型的一次颠覆性重构!
母叶片和子叶片的铰接方式丶空间连杆机构的运动轨迹丶甚至部分承力结构都做了重大调整。
秦小明猛地抬头看向刘永全,眼神中充满了震惊,以及几分本能的疑虑——
如此重大的改动,风险极高,周期更是难以预估。
他张了张嘴,刚想提出质疑,目光却下意识地扫向了设计文件首页下方那几行设计人员签名栏。
排在首位的那个名字,瞬间让他所有到了嘴边的疑问和担忧都咽了回去。
常浩南。
看到秦小明瞬间变幻又最终归于平静和了然的神情,刘永全嘴角的笑意更深。
他走到窗边,缓缓开口道:
「我这次过来,就是受常院士所托……涡扇25目前面临的问题,根源确实在分流环结构本身与极端流态转换的匹配性不足,而这份方案,正是基于最新的理论突破,对分流环结构进行了根本性的优化设计,目标就是一步到位解决所有模式切换,尤其是向涡喷模式切换的流场稳定性问题。」
秦小明连续张了好几次嘴:「可是……这……」
「具体原理我后面会和你们细讲……」说到这里,刘永全的声音却突然卡了一下,「咳咳……可能还需要常院士来跟你们细讲……但总之,新设计的核心部件已经在紧急生产,预计三天后就能送到涪城。」
秦小明眼神一亮:「明白!我马上调整03号原型机的后续测试计划表,优先安排新分流环组件的更换和测试!确保第一时间验证效果!」
「嗯。」刘永全点点头,对秦小明的反应速度表示满意。
但随即又补充了一句,语气意味深长:「别忘了,通知盛飞集团五十号工程那边负责发动机接口和飞控的同志,让他们派核心团队过来,一起参与后续的测试规划和数据分析。」
秦小明刚拿起电话准备安排工作,闻言手指顿在了按键上。
他看向刘永全,眼神中先是掠过一丝疑惑,随即迅速转化为恍然。
「一步到位……」秦小明低声重复了一遍,彻底明白了对方刚才的意思。
不仅仅是要解决涡扇25发动机自身的问题,还要将发动机与飞机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优化和验证,追求全局最佳,而不仅仅是部分单项指标的突破。
「我立刻联系盛飞方面!」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