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2 / 2)

加入书签

加上况叶今天一小队赶集的人有八个,另外七人有五女两男。

其中年龄四十多的是两位婶子,是陆蓉的隔房堂婶,分别是邓三婶、齐幺婶。

她们身边还跟着两位年轻的姑娘,经两人自我介绍得知,她们要比况叶大,十九岁的陈繁音是邓三婶的女儿,十八岁的陈繁梅是齐幺婶的女儿。

两人跟着自己的母亲去赶集。

另外两名男性,是小队长的隔房堂兄,分别叫做陈繁清、陈繁林,年龄分别是三十出头和二十五六岁。

礼貌的打声招呼,况叶并没有表现出很热情,但在几人聊天的时候,也会时不时的接上一两句。

不过一路上众人的话并不多,除了况叶,其余的人身上都背着背篓,或者挑着箩筐。

里面装着不少东西,看着有些沉甸甸的。

表面上看起来装着的都是些手工物品,比如陆嫂子背篓中的不少竹制用品。

其他人的是草鞋、扫帚、草帽这类的手工品,显然是准备拿到集市上去换东西的。

况叶特别关注了一下陆嫂子背篓中的竹制用品,有小簸箕、竹刷、背篓等物,看着质量非常不错。

从陆嫂子的口中知道,这些东西都是她丈夫陈繁勋做的。

听到况叶问起,旁边的陈繁清看他有兴趣,还特别夸赞了一番陈繁勋的手艺。

不说这些常用的竹制品,就是想要做个稀罕的物件,只要有人提出具体的要求,陈繁勋就能根据要求做出来。

自家丈夫隔房堂兄的夸赞,陆嫂子也没谦虚,反而说起几件自家丈夫做出来的稀罕物件。

况叶原本就打算找陈繁勋做些置物架,也趁此和陆嫂子透露了点意向,这样一来一行人相当的和谐。

随着不断的向丰水乡的场镇上走去,路途中他们遇到不少其他小队的人,对于大队上来的新知青,其他小队虽然听说,但一直没有见到人。

如今见到况叶自然也有些好奇,见面的时候也招呼了一声。

况叶礼貌的回应,不过话不多,后续这些人聊天,他只是偶尔应答一两句。

对此众人并不奇怪,要是他非常热情,反而会有些奇怪,毕竟无缘无故热情的知青,总会让人有些警惕。

之前况叶和大队长陈庆国从丰水乡的场镇上走回来,花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今天自然也差不多。

一行人抵达丰水乡场镇的时候,天色早已大亮,此时场镇上的人不少,丰水乡下辖的二十四个大队,哪怕每个生产小队来几人,也足以让场镇热闹起来。

抵达场镇后,况叶和陆嫂子打听了一下邮局的方向,就和同行的几人分开。

陆嫂子他们要去集市上把带来的东西换出去,而他要先去寄信,众人目的不一样自然就分开了。

只是约好集合的时间和地点,到时候一起回去。

第12章

和陆嫂子几人在一个岔路口分开。况叶沿着街道往前走,一路上看到许多来赶集的老乡。

街道两边的店面,也都是人挤人的景象,一副热闹非凡的模样。

人比较多,让他走到邮局花了些时间。

看到邮局里面的情况,况叶稍微松了一口气,这里的人不算多,他这一路走来,街边的店面就没有人少的。

特别是供销社油坊这些地方。

简修文委托他帮忙寄的信件,已经是贴好邮票的,直接邮递就可以。

但他自己要寄的信,却是连信封都没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