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4章 杨将军大义灭孙张,万州府老少尽归心(2 / 2)

加入书签

虽然才只是一个月的光景,但王小芸的进步是明显的,她的胆量要比从前大得多了,这一次奉节之行,让她来是无奈之选——小雷要看病包扎伤口,金娥和秦都督这边有过尴尬,余下的兵士组更是不好擅自离开,王小芸虽然是赶鸭子上架,更是有生以来第一次‘独自’出行——纵有扈从,但拿主意的人是她,这真是从前未曾有过的事情。

虽然如此,一行人到奉节,竟也还处处都弄得有模有样的,王小芸在秦都督面前折冲樽俎,进退自如,连秦都督婆媳都常笑道,“怎地天下间的好女子都去买地了不成?当真是随意一个吏目,都是大上得了场面的俊才,若是留在我们白杆兵,高低给你许配个总兵,做个头面人物。”

虽只是笑语,却也透露了如今白杆兵的结构还是以秦、马两家的亲眷为骨干,在结构上是有问题的,王小芸心想,“这般虽然士兵素质高,背叛的危险小,但盘子也做不大,任人唯亲,不容易招揽贤才。不过,秦都督若无意自立,就现有的财力也只够供养这些人了。牛油贸易还是要快做,要养成她对买地交易的依赖性。”

现在,她很习惯以用这种大的尺度来考虑问题了,似乎随着思维的不断变大,原本的一些烦恼也在越来越小,哪怕在码头遇见了黄举人,都未能影响王小芸的心情。她只是略略把斗笠往下压了压,不动声色地看着黄举人和船上的几人拱手问好,随后便踏入舟中,扬帆而去——看方向,他们是回万州去的,看来,如今奉节这里的舆论,也让黄举人等辈放下了顾虑,急于回乡去了,对于他们来说,只要叙州帮处事公道,哪怕有责罚,也是要回去和家人一起承担。否则,家里人担了罪责,他们自己逍遥在外,且不说经济问题,这也不是黄举人等一贯做人的准则。

至于说为何当时要跑,今日却回去,其中缘由或许就不必细究了——王小芸倒是能略微猜出一二的,当日引发码头火并的冲突,始于小张和黄举人,而据她后来了解,小张和张盐帮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很可能小张就是张盐帮的同父妹子:张盐帮之父也是跑单帮卖盐的,其母早逝,其父一直没有续娶,自然是有相好的,小张自述出身就是伎女之女,但她母亲却不姓张,如此两边合起来,其关系岂不就是引人猜疑了?

自然了,叙州远在数百里之外,又是多年前的事情了,要找证据多数是不可能的,只是张盐帮和小张走得很近这是不争的事实,叙州帮中也有不少人猜测他们的关系,这都是王小芸打探来的八卦,这条线索要比黄举人和张盐帮的联系明显一些,张盐帮是通过什么人脉鼓动黄举人出面发表演说,挑拨民众情绪,最终酿成火并的,王小芸认为这条线值得好好查一查。

看黄举人如此迫不及待地回去,感觉他那条线还不是张盐帮或孙二宝……当然,也可能他从头到尾都是不知情,只是被身边人鼓动利用,当时出门,是怕叙州帮不分青红皂白把一家人全杀了,于是祸首远避,对大家都好,现在一听叙州帮处事还算公道,便赶紧要回去领罪,免得家人被迁怒了,也是未必,黄举人虽然思想老旧单薄,失于片面,却也还算个旧时的君子,在万州民众中名声,一向很好,那日的说辞,站在旧式道德,也可以自圆其说,王小芸心想,说不定他还是个真君子呢。

从奉节到万州,这条水路是走过好几次的,现在也十分热闹,前后多有商船启航,好在一路也是顺顺当当,这一日王小芸和黄举人的船几乎是同时靠岸,刚到万州码头,便见到一群人簇拥在那里,为首的女郎十分眼熟,正是小张,王小芸吃惊地想道,“小张,她竟熬过来了!看起来伤势恢复得还不错!”

当日码头火并,小张因为率先掏出铁器,受到众人迁怒,受伤颇重,小雷很怀疑她能否活下来,如今看来,人是活了,但腿脚似乎不如从前方便,脸上也落了几条翻卷狰狞的伤疤,若不是王小芸眼利,几乎认不出她来。因忖道,“她也是要强,刚恢复没多久,这就工作了?今日来迎接我么?带了这么多女娘,场面会不会太大了一些。大概多是我从前的病人吧,前后一个月不见,怎么好似都长高了。”

待到船行得越来越近,王小芸发现自己刚才有些自作多情了,小张身后的女娘,似乎多是面生,而且一个个面色红润显然吃得很好——看来是和小张相熟的叙州吏目,叙州拿下万州也一个多月了,她们应当是从叙州赶来要开展工作的。而且,从神情上来看,她们应当也不是来迎自己的,而是……

“就是那个老匹夫!”

码头上停泊的船只一多,就只能是彼此连成一片,搭木板链接,让客人们先上岸再慢慢卸货,因此这前后的船只上岸的时间点都差不多,黄举人的船一路上都和王小芸乘的快船速度差不多,这会儿恰在她前头下船,却是刚一上岸,这帮女吏目便激动起来,纷纷指点道,“就是他,就是他!”

“杨将军不许我们杀人,我们认了,可你也休想好过!”

“就是,这口气非出不可——我问你!没有买,哪来的卖?你这黄老丈,今日若不说个子丑寅卯,休想离开此地!”

“到底是买的可鄙,还是卖的人可鄙?”

黄举人年老体衰,被众人团团围住,连一步都走不动了,用手臂护着头脸,慌张只是前行,众女也不推搡他,只是一路围着高声奚落,引来众人诧异的眼神——不过,万州已经被消化了一个月了,众人对叙州的敌对心理,已随着大家都能吃饱饭而得到化解,因此并无人为黄老出头,只是都看热闹罢了,也不敢劝解,这若劝了一句,岂不是要引火烧身了?

究竟是刚得之地,黄老又素有威望,倘不是小张出面,而是旁的女郎,王小芸只怕就要出言劝告了,正因是小张挑头,她也不动声色,只是跟在众人身后观望,心道,“这就收到消息了,她想要做什么呢?倒是还和以前一样,很会挑动情绪。”

码头上自然也有人来接黄老,还有同舟的亲友,这时候都是走避,只有自家的亲眷,还护着黄老,在叫骂声中回了黄宅,一句话也不敢回嘴,众女却仍不散去,还拿喇叭在外大声奚落,大有‘你不许我杀人,总许我骂人’的痞劲,似乎总要出了这口气才好。所说话语,更是精彩纷呈,先还在问,到底是买的可耻,还是卖得可耻,后又有本地的伎女加入进来,问道,“府衙也有我的座上客,是黄老你的好友,怎么不见黄老你和他割席断交?”

又有人笑道,“瞧不起我们做表子的,如何还来喝我们的花魁酒,如何还瞧我们这些下贱坯子?黄老爷,那年您被刘州曹拉来喝花酒,虽然直挺挺坐着,可还是瞧了我三眼,我还记得清清楚楚那,您敢说没有?怎么不把自己眼睛挖了去?”

这里谈到的花魁酒,算是万州模仿姑苏一带民俗而增设的东西,也是源远流长了,从糖时,繁华州县便有‘评花榜’之举,不过当时多是京城等数一数二地方才能操办起这样的盛事,到如今,姑苏风月繁盛之地,每每评花榜都有大量文人骚客来凑热闹,大商贾居中一掷千金,为自己做名声,甚至连本地的官员都乐于参加,以为是一件雅事。

如今的才子,想要完全回避伎子所在的场合这是不现实的,便是中举人之后的鹿鸣宴,有些地方都有伎乐前来表演,即便黄老是个从不嫖宿的正经人,也经不起这样的挑剔啊。

随着本地伎子的逐渐加入,唾骂素材也因此更丰富了起来,还有人问道,“黄老,你骂我们伎子如此义正词严,怎么不管管你们家大哥儿,他取了私房钱来偷偷梳拢姐儿,也不见你骂他!我们该死,你们家大哥儿又如何?”

不论目的如何,黄老那番话是把这些伎女出身的女吏目往死里得罪了,这是不争的事实,众女也有出气的意思,大概也有立威的意思,拿着喇叭彼此接力,足足骂了黄老一个来时辰还不肯干休,更放下话道,“以后别出门了!见一次我骂一次!只会欺辱我们出来卖的有什么意思,不见你把出来买的人都绞断了那根小啾啾去!”

这骂得也可以说是扬眉吐气了,王小芸在人群后方,只冷眼看小张的神色,却越发肯定小张另有异志,只是没有真凭实据不好说穿而已。此时忽然听得黄宅内一阵骚动,众女还以为是要和她们比拼声量,忙更放大了喊骂。

乱糟糟过了一会,吱呀一声,院门被人猛地一拉,一个明眸皓齿的少女涨红了脸,冲出来叫道,“还叫什么叫呢?人都死了——我爹爹上吊,大哥一头撞死了,你们满意了吗?!”

这句话虽无喇叭加持,但却也清楚大声,屋外一圈女娘的叫骂声,看热闹百姓的嬉笑声顿时都为之一顿,众人面上都有惊容,似乎没想到这出闹剧,最后竟会如此收场,便连女娘们,也都没有想到,面面相觑,全都说不出话来。

那少女恶狠狠地盯着屋外众人,似乎要记住他们的面容,咬牙道,“我今倒还有一句话要送给你们,按你们说的,买的有罪,卖得反而光荣了?那你们来找我家的麻烦做什么?大嫖客都在州衙商铺里坐着呢,欺负我们家死读书人很有颜面么?到如今还不满意么?是不是要全家都死了,才合你们的心意?”

此女也是性烈,说到这里,倒退了几步,一头往墙角圆柱撞去,众人惊呼声中已是人事不省,面上鲜血长流,只见叙州女娘,纷纷退后,面上讪然则声不得,而看热闹的人群里,也自有万州本地妇女冲出来抱住她张罗施救,又有人对叙州人道,“够了吧,都这样了还不走吗?”

哪想得到黄举人气性这么大,竟真死了,他儿女也不逊色,一个撞死了还有第二个,三条人命洗刷之下,没理的反而变成了叙州人,万州百姓的语气,虽然还说不上是凶恶愤懑,但疏离之意却是昭然若揭,万州这边,杨玉梁好容易培养出的一些好感,转眼间又被她们给败光了。

王小芸在人群后方,先也是惊讶得说不出话来,随后心头又涌出了一股极为复杂的情绪,鄙薄伎女的黄举人死了,可她非但没有丝毫的痛快,反而感到加倍沉重,还有一股说不出的反感——就像是万州苦力的性命,从来都只是政治事件的筹码一样,伎女的道德地位,似乎也只是受政治手段操纵的一个假议题,大多数人的情绪,都被幕后的一双手操弄着左右。

这双手真的在乎她所愤慨的议题吗?

王小芸久久地凝视着人群中的小张,注视着她在震惊之中,嘴角那一丝隐秘的笑,忽然间,她似乎对于整个叙州帮的观感都产生了动摇和怀疑:是否出身越低的人越忠诚?是否叙州帮根本就是个不该存在的错误,其中根本就没有六姐真正的信徒。

她很想问小张,你还记得你做伎子时受的苦难吗?如果你记得,那你为何还能这样心安理得地利用这份苦难?你的最终目的,到底是要在世间消除这份苦难,还是说,只有把这份苦难施加给别人,你才能得到满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