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67 章(改错字)(2 / 2)

加入书签

“……刘吏,怎么是您?”

刘吏与徐韶华也算是有些交情了,此前若非刘吏帮忙,只怕一时还无法让张二牛认罪。

刘吏撑着一把伞,挡在徐韶华的头上:

“徐学子,这会儿L太阳大,大人和马大人在花厅等你,我奉命来接你。”

“有劳刘吏了。”

徐韶华含笑拱了拱手,刘吏连忙避过,他作为于沉的心腹,自然知道于沉请徐韶华前来所为何事,他岂能在此刻托大?

随后,二人一路缓行到了花厅,知府的府邸便在县衙之后,等徐韶华到的时候,于沉和马清已经喝了一壶茶了。

人若是紧张,便会不停想做点儿L别的转移注意力。

“徐学子,你可算回来了!”

“刘吏,快快看茶!”

于沉一副郑重其事的模样,便是马清这会儿L也不由得攥紧了椅臂,等徐韶华一碗凉茶下肚,于沉这才一脸期待道:

“徐学子,如何了?”

徐宥齐点了点头,露出一个笑容:

“略有所获。”

“当真?!那可真是太好了!”

徐韶华当下也没有再卖关子,当下只道:

“若是学生没有猜错,那张瑞便是在衙役们换午班的时候,被发现不见了吧?”

徐韶华这话一出,于沉立刻看向马清,摇了摇头:

“我并未说的这么详细。”

所以说,这只能是徐韶华自己观察出来的。

“徐学子,你,你是如何知道的?”

于沉这话一出,马清也将目光放在了徐韶华的身上,徐韶华微微一笑:

“自然学生在其牢房里看出来的。”

随后,徐韶华不等于沉继续发问,便解释道:

“方才我在牢房内,曾摸过里面犯人用来饮水的瓷碗,其内壁微微发涩,一般是在碗中有水,风干之后才残留下来的。

而方才我与狱人闲聊了几句,听他说,这碗水只有午时放饭时才会给犯人一碗,在这炎炎夏日,这水何其珍贵?想必,也只有逃跑时,才能毫不顾及吧。”

“妙哉!”

于沉忍不住拍了一下大腿,但随后,他还是忍不住道:

“可若是如此

,那张瑞究竟是如何消失在众目睽睽之下呢?青天白日的,县衙竟然弄丢了这么一个至关重要的犯人,羞煞我也!”

“听说,于大人和马大人已经将衙役狱人们都审了一遍?”

徐韶华不答反问,于沉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正是,可是他们的对答都无问题,简直,简直像是……张瑞插了翅膀飞走了似的。”

于沉几乎都有些说不出口,可徐韶华听了于沉这话,却不由得沉思了一下,意有所指道:

“或许,是大人审错了方向。这大牢之中,有的可不止是衙役和狱卒。”

徐韶华这话一出,于沉愣了愣,马清却率先反应过来:

“犯人?小郎君,你是说,这次的是有犯人插手?”

徐韶华正要开口,刘吏上来添了一碗水,徐韶华低声谢过,这才继续道:

“不错。这次张瑞可以成功逃离,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学生方才仔细查看过大牢的布局,那牢中虽然黑暗,但布局不算繁复。

唯二困难的便是牢房的大门和那只有一处进出的入口了。牢房大门的钥匙想必于大人一定慎之又慎,可若是这里面有那些擅长撬门溜锁之人,便有待商榷了。”

徐韶华这话一出,于沉一时恍然,但随后还是道:

“可是那入口仅仅只有一处,那张瑞究竟是如何逃出去的?”

于沉的追问让徐韶华不由得无奈的笑了笑:

“于大人,学生可不是那等一眼能通晓古今过去之人,其余信息,不知您可否待学生看过您审过的衙役狱人的口供再说如何?”

徐韶华的话让于沉不由尴尬的捋了捋胡子:

“咳咳,这个,这个自然,这个自然。不过,这些口供实在繁多,只怕要请徐学子今日住在我这里了。”

“那学生便叨扰于大人了。”

徐韶华拱手行了一礼,马清这才堪堪回神,方才这少年也才去了两刻钟罢了,便有这么多的发现?

如若让他这样查下去,说不定他日张瑞失踪之谜真的可以水落石出!

马清原本快要死了的心,终于要活了。

“对,对对,小郎君,你慢慢看,本官稍后为你张罗一桌好菜,补一补!”

马清面上终于带了三分笑意,看着徐韶华的眼神分外柔和:

“今日一见小郎君,倒是比上次瘦了不少。”

“哪里,这不是这些日子学生的村子里遭遇了山洪,学生身为村中之人,岂能坐视不理?”

马清听了徐韶华这话,眼中欣赏之色愈发浓了:

“上次见小郎君还是府试之前,不知小郎君此番府试如何?”

于沉听到这里,才终于明白了马清和徐韶华的渊源,可若只是如此,马大人为何要在他说出徐韶华的名字后,亲自上门请人呢?

这厢,徐韶华听罢,眸子弯了弯,笑着道:

“学生侥幸得了头名。”

少年那双桃花

眼中,明亮清澈,带着一丝小骄傲,可却不让人讨厌,马清不由会心一笑:

“本官便知道,你差不了!”

毕竟,就凭少年能在那客栈大堂的一番话,泰安知府若不取他,才是失了智!

这会儿L,眼看着困扰他们二人已久的问题终于有了眉目,整个花厅的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三人言笑晏晏的说了会儿L话,徐韶华请于沉替他送信回一趟家中,让家人不要担心,随后这便在于沉的府里住了下来。

县令的府邸并不大,前院的院子也只不过有四座罢了,但因为于沉少有来客,这些院子基本都已经荒废了。

这一次徐韶华来的突然,于沉只得让下人将保存最好的院子留给徐韶华:

“徐学子,这院子虽然距离前院稍远,可却胜在清幽,正适合你查看口供,此番是我招待不周了,待此事毕,我请徐学子去珍食楼小聚一番如何?”

这次徐韶华被取中为府案首,便是于沉与他亲近一二,让人也说不出指摘的话。

而徐韶华听了这话,不由得摸了摸下巴。

或许,他与这珍食楼的东家有着天赐的缘分。

“大人言重了,此事我定然尽心尽力,大人只管放心便是。”

于沉听了徐韶华这话,这才松了一口气,告辞离去了。

等于沉离去后,徐韶华这才悠悠的在院子里转了一圈,这院子不大,只种着一棵桃树,看着有些年头了,上头的桃子正处于青红交接之际,散发着淡淡的甜香。

徐韶华看着桃子想,待此事毕,他定要向于大人讨一篮桃子尝尝,它们看着,很甜。

思索间,远处突然响起鸟雀扑棱翅膀的声音,徐韶华凝神听了听,却没有听到其他院落的动静。

这里,确实清幽。

不多时,便有衙役将厚厚两托盘的口供呈了过来,徐韶华见状,也不再闲着,而是将那些口供拿过来一字一字的看了起来。

衙门中,共有衙役十六名,狱卒六人,而当日张瑞失踪之时,便是由当值早班的两名狱卒和四名衙役看守。

据这些人说,他们换值之时,并未察觉到张瑞有什么异常,而等午班轮值之人进来后,没多久便发现了张瑞的牢房之中,空无一人!

徐韶华认真的看着这些口供,指尖缓缓摩挲,这些衙役狱卒皆是在事发后便被于大人第一时间控制隔离开来,一个一个盘问过后。

而此后,又分别在第三日,第五日,第十日,第十五日后拷问了一遍。

口供虽然略有出入,可不是所有人都有徐韶华的过目不忘,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而这也恰恰说明将这些口供并无问题。

也难怪两位大人面对这样的口供,一时也束手无策起来。

徐韶华将这些口供看完已经到了月上枝头之时,他缓步走到了窗边,看着外面那轮皎洁的圆月,已经可以想象到,半月前……张瑞逃跑前的那个夜,该是何等的漆黑,伸手不见五指了。

徐韶华看过了口供,临睡前,于沉还特意遣人来问徐韶华,灶上煮了酒酿圆子,问他可要用些夜宵。

徐韶华并无夜食的习惯,当下便隔着门婉拒了,随后,院落又恢复了一派宁静。

月亮西斜,夜却越发浓重了,只见一根竹管轻轻探进并未糊的紧实的窗纱,随着一阵烟雾袅袅,里面的人呼吸似乎更加绵长了。

随后,一把匕首顺着门缝伸了进来,其轻巧的一挑,门栓便直接松开了。

“吱呀——”

有些老旧的门扇发出一阵异响,可是床上那朦胧的人影,却纹丝未动。

黑色皂靴一步一步,稳稳当当的朝着床榻而去,漆黑的衣摆在空中轻轻划过,唯有其手中的匕首被月光映出冰霜般的寒光!

“徐韶华,要怪就怪你太聪明!”

那人低语一声,随后一把拉起帘子,手中的匕首狠狠的刺了下去,可那微硬的触感让来人不由面色一变,下一刻只见一根还带着两片绿叶的桃枝如横空出世一般,直接横在来人的面前。

来人立刻反应快来,急忙抬手用匕首格挡,可是那桃枝明明只是根柔软无比的枝条,可却带着凛冽剑气,步步紧逼,连那匕首被其点中,也要颤上一颤!

那人意识到自己不能在这样下去,看着那桃枝,直接用匕首撞了上去,他就不信这桃枝还能比匕首锋利!

可下一刻,那桃枝被少年在空中挽了一个漂亮的剑花,他直觉眼前一花,自己手中握的紧紧的匕首竟然被他直接挑飞出去!

清光溶溶,月凉如水,柔柔的寒辉落在少年的身上,连发丝都带着微光般的清冷。

黑暗中,少年唇角微勾,带着一抹风轻云淡的笑意,他轻轻道:

“抓到你了。”!

折秋簪花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

:,

:,

:,

希望你也喜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