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51 章(2 / 2)

加入书签

堂堂陶氏嫡女,陶尚书竟狠得下心毒哑自己的女儿,只为了嫁祸棠嫔?

怕是没这么简单吧。

沈璋寒不知道姜陶两家是不是有什么深仇大恨,也懒得深究到底是什么原因,可只看眼前的结果便知道此事的确是陶氏授意。

人常言天底下的父母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沈璋寒早知道此言不真,不曾想陶尚书竟比他的生母更狠。

不可谓不讽刺。

指挥使知道此事非同小可,已经严令殿前司之人守口如瓶,绝不外泄,一切只等陛下处置再做打算,他单膝跪地,请示道:“陛下,此事可还要继续查下去吗?”

沈璋寒曲指敲了敲扶手,发出“笃笃”的闷响,须臾,他淡淡道:“不必查下去了。”

“陶贵人品行不端,凌虐宫人招致宫女记恨,静书和静棋串通宫中侍卫买来毒药残害主子,事发之后意欲嫁祸其他嫔妃,犯下死罪。处死静书静棋和侍卫,对外该怎么说,朕不希望听到任何别的传言。”

宫中与她们串通的侍卫一死,陶家就会得到消息,陶尚书自然就知道这件事暴露瞒不住了。

陶家为何要害自己的女儿沈璋寒不想管,但陶氏位高权重,手却伸得太长。

他虽然不能也不会因为这件事搅得朝堂不安,可该有的敲打震慑却不能缺。

“是。”殿前司指挥使得令后匆匆退出勤政殿,不出一个时辰,静书就从丽华堂被人拖了出去。

外面发生了什么她不知道,可这一个月,她无时无刻都在等着这一天。

早在陶尚书做了那个打算的时候,她和静棋的命就已经身不由己了。

就连小主也是一样的。

自小娇生惯养的嫡出小姐,走到哪儿都是金尊玉贵,万人仰慕的存在。却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家族放弃,被自己的亲生父亲毒害,甚至于连性命都不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静书被人拖行的越来越远,目光却涣散地看向丽华堂的方向,只遥遥见小主踩上板凳,一片白茫

茫在视线中飘荡,一切都结束了。

嫔妃自戕是大罪,可此时的陶姝薇在看见静书被拉走的那一刻,就已经彻底绝望。

什么家族荣耀,什么陶氏荣辱。

原来她刻在骨子里为之拼死守护的一切都是虚假的。从来都不是什么父慈子孝,是背后的刀子,是割喉的毒药才对。

为了父亲,她和姜雪漪争了一辈子,恨了一辈子,原来到死也不过是冰冷权势中的一个小小蝼蚁罢了。

陶贵人自缢于丽华堂中,宫里对外只宣称是被身边信任之人毒害后悲痛交加,加之不能言语,这才丧失生志。

念及她是被人谋害,皇恩浩荡,并未追究她自戕的罪过,甚至还将她的尸身发回了本家,以作恩典。

陶贵人的尸体被运回陶家时,家中一干人等哭得肝肠寸断,悲痛欲绝,唯有陶尚书脸色沉着,一直不曾言语。

陛下先是处死了他在宫里的眼线,又将陶姝薇的尸体发回陶氏,明面上是恩典,实际上却是无言的震慑,可见陛下已经知道了真相,只是不曾问罪追责罢了。

本想着一箭双雕,不曾想这姜氏女竟如此有本事,不仅入宫后一路恩宠渐浓,还能从这样一盘局里完整无损的脱身出来,又得陛下怜惜晋了位份。

姜氏生了一个有出息的女儿,反观陶姝薇,实在是废物。若非是陛下选了她入宫,他也不必这样谨慎小心,生怕蠢事祸延家族,不曾想还是出了纰漏。

好在陛下只是威慑,并未直言,那一切就还有转圜的余地,只能在官场上挣表现了。

身边妻儿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吵闹的让他头疼,陶尚书铁青着脸不说话,陶夫人拉着他的衣袖哭道:“官人,薇儿入宫半年就死了,你难道就这么薄情,竟连一滴眼泪都不掉吗?()”

“她可是我们的亲生女儿!就算你平时不管不问,醉心官场,可这到底是咱们的骨肉……!是我十月怀胎辛辛苦苦生下来,娇宝贝一般养到十五岁……我还没能好好抱抱她,没见到她生下孩子,风光的活着,她就剩这么一具冰冷的尸体……?()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她怎么可能是被静书和静棋联合害死的呢……?静书和静棋是咱们府里的家生子,一家子性命都在手里捏着……纵然薇儿是性子高傲,跋扈了些,可这么多年也过来了,怎么可能会被她们害死……我的薇儿定是被人谋害的,我的儿!我怎能白发人送黑发人!”

陶尚书皱眉道:“薇儿没了我自然伤心,可哭又有什么用!”

“薇儿为什么会死,难道你不清楚?”

陶夫人哭的泪流满面,仰起头道:“我听说事关姜氏,是不是姜氏女害了我儿!”

偌大的庭院内一遍哀鸿,跪在陶姝薇身侧的女孩哭着仰起头,咬牙问:“父亲,母亲!姐姐可是被姜氏所害?是不是只因她得宠,所以陛下才这样偏心,枉顾了姐姐的性命?”

陶夫人紧紧抱着她,闭着眼泪如雨下:”妍儿……母亲就只剩你一个女儿了……我的薇儿!”

陶尚书垂眸

() 看着跪地哭泣的母女二人,僵硬的转过了目光:“姜氏一族皆是巧言令色,诡计多端之人,这才蒙骗了陛下,妍儿必不要忘了今日之仇,时刻记得你姐姐是被何人所害。”

陶姝妍虽才十二岁,可已经明白了父亲所说的意思,当下哭红了眼睛,跪地叩首道:“父亲母亲放心,三年大选,若妍儿中选入宫,定不会忘了姐姐的仇!”

-

陶贵人死后,尸身被风光发回本家,虽死了人令人唏嘘,可宫里的日子也更加清净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到冬月的时候下了几l场小雨,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眼看着一日比一日冷起来。

到冬月上旬的时候,丹妃的身子终于调理的差不多,重新挂上了名牒。

尽管是初冬时节,可今年天冷的早,后宫已经供上了炭火。

姜雪漪怕热不怕冷的,大冬天呆在屋子里久了总觉得闷,正好今日天晴,干脆带着扶霜出去逛逛。

冬月里,御花园的新挪来的山茶花开的正好。洁白如雪的花朵个个如碗口大小,在这寒风呼啸的冬天里也算增色几l分了。

姜雪漪抚了抚山茶花的花瓣,却听到另一侧传来清冷的叹息声:“人人都说一到秋冬季节百花杀,可这御花园却是一年四季都有花常开的,不是这一朵,也会是下一朵。”

“小主,您如今是有身子的人,何苦总说这些伤春悲秋的话呢,腹中的皇嗣若也沾染了您这性子可怎么好。”

“我不过是随口感叹罢了,他也会跟着我学吗?即便和我一样,也没什么不好。”

原是柳贵人也在。

柳贵人的身子如今也有四五个月了,胎象已经坐稳,多出来走动走动也是好的。

只是姜雪漪听着她十分郁郁寡欢,有了孩子也不开心。

当初陶氏一事,在凤仪宫中柳贵人是率先替她说话的,雪中送炭难,这份好姜雪漪一直记得。

左右今日无事,她正准备走过去和柳贵人聊聊,便听柳贵人身后的方向又走来一人,嗓音亦是柔弱清冷,动人心弦的:“柳妹妹何故郁郁寡欢,不如说给本宫听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