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38 章 第十步棋(2 / 2)

加入书签

偏偏这个时候,皇帝的事业却高歌猛进,眼看着就要成为天下之主,厉贵妃登时就心急了,主动向皇帝低了头。

郑国公还在前头冲锋陷阵呢,皇帝当然要给他这个面子,很快就与厉贵妃冰释前嫌,而厉贵妃也成功再次怀上身孕。

复宠的滋味实在美妙,连生活水平都上了几个档次,厉贵妃感觉自己像是又回到了刚入府的那两年,日子过得再舒心不过。

尤其在请了大夫把脉,得知这一胎很有可能又是个男胎后,她就飘了。

这几年她没有恩宠,一直在文皇后面前夹着尾巴伏低做小,一朝得势自然要去找回场子,在后院几乎是横行无忌,不仅在言语上挤兑文皇后,还要欺负其他怀孕的妾室。

这文皇后就忍不了了。

她可以接受厉贵妃怀了孩子之后猖狂点,毕竟造反嘛,朝不保夕的,小孩子也容易夭折,只有一两个儿子实在是不保险。

她和谢伯庭必须得有足够多的儿子,以保证这里面能出个继承人,不然容易导致人心不齐,那队伍就不好带了啊。

所以对于怀孕的妾室,尤其疑似怀了男胎的妾室,文皇后都格外宽容,尽量考虑孕妇的情绪,毕竟这样生下来的

孩子才健康嘛。()

但厉贵妃这样,实在是触及到她的底线了。

?二十七天外的作品《所有人都知道我要谋逆》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你是怀孕了不假,可其他妾室也怀了啊!

这在文皇后眼里是什么?就是自己即将要获得的两项资源在内耗啊!

万一两人当中有一个被闹得落了胎,那他们夫妻俩岂不就少了一个保障?

所以文皇后一怒之下,直接命女护卫将厉贵妃关了起来,就算皇帝来劝也没用,她也不罚厉贵妃,还让人好吃好喝地伺候着,只是瓜熟蒂落之前,就别想出这个屋子了。

那间屋子也就一十平大小,住人尚可,可若是长时间被困在里面,与坐牢何异。

而文皇后就这么生生把厉贵妃关了几个月,期间不管厉贵妃如何哭闹,都一概不理,只是吩咐大夫日日伺候着,觉得不对了就灌一碗安胎药下去。

哭归哭闹归闹,可千万别动了胎气。

所以,尽管几个月折腾下来,厉贵妃憔悴得跟鬼一样,那肚子却始终安然无恙,强烈的对比下,厉贵妃直接就心理扭曲了。

这哪里是她在怀胎,分明是这个孩子寄生在了她身上,在用她的精气做养料!

日积月累之下,厉贵妃竟然对肚子里的孩子产生了恨意。

再加上她孕期一直在折腾,文皇后为了保证孩子健康,给她吃了不少补品,导致八皇子出生时足足有八斤一两,直接震惊了稳婆。

并导致了厉贵妃的难产。

她拼了半条命才终于把孩子生下来。

生产完之后,想到这一胎怀胎的艰辛,几个月被囚禁的痛苦,以及生产时的九死一生,厉贵妃对这个儿子没有爱意只有恨,连稳婆抱着孩子给她看时,都尖叫着让稳婆拿走,这儿子她一眼都不想看。

古有庄公痦生,恶其母,而厉贵妃成了第一个武姜(庄公的生母)。

大概是这次生产的经历实在惊险,吓到了厉贵妃,导致她对怀胎这件事产生了深深的恐惧,连争宠都没什么兴趣。

恰巧皇帝也因为她的不懂事,再次冷落了她,厉贵妃求之不得,终于安分了下来。

尤其在面对文皇后时,心中有恨有惧,但终究是惧意占了上风,她再也不敢造次。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明明是文皇后把她关了起来,折腾了她几个月,她却只敢憎恨刚出生的婴儿的原因。

因为她怕了,她怕到不敢去恨文皇后。

别说厉贵妃了,文皇后这次发怒,把前庭后院所有的臣属、妾室,甚至包括皇帝在内,都吓了一跳。

他们也是这次才见识到皇后温婉贤良的外表下,是多么刚烈的性情。

可关键是,皇后此举保障了所有人的利益,只是牺牲了一个厉氏而已。

所有人包括郑国公在内,都没办法指摘什么,甚至还要夸赞夫人做得对,夫人真是贤内助啊。

而皇帝也更坚定了一个想法,就是以后在后院的事情上,绝对不能跟夫人对着来,夫人可比他理智多了啊。

由此对文皇后更加敬重。

厉贵妃成了杀鸡儆猴的那只鸡,这是她自作自受。

可惜她自己不这么觉得。

她已经扭曲了,将这一切都归罪到了八皇子头上,对这个儿子极尽漠视,甚至是厌恶。

一皇子受到厉贵妃的洗脑,和她想法一致,对这个弟弟也是厌恶大过亲情,就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兄弟俩,感情能好才怪。

对于厉贵妃母子三人之间的官司,郑国公府也略有耳闻,只是他们也不会贸然去插手。

何况郑国公看好的是一皇子,只有他才和大皇子年纪相仿,争起来有优势。

他一心想捧一皇子当太子,又哪里有闲心去关注排行第八的另一个外孙呢。

这外孙有两个,郑国公府却只有一个啊,而凡事一旦多了个选择,就不太好办。

十皇子摇摇头,看热闹一样道:“啧,不过,郑国公看起来马上就要只剩一个外孙了,这亲疏远近的也没必要了,恭喜你啊八哥,以后世孙就得是你府上的常客了。”

夺嫡的心思一旦起来,想消退可不容易,此次事后,若是郑国公府侥幸生还,定会将全部希望都放在八皇子身上,彻底成为他的助力。

所以,其实在座的兄弟当中,最希望一皇子死的,反而是他的亲弟弟啊。

八皇子缓缓转头,盯着十皇子说:“十弟,慎言啊。”!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