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84 章 刑附民(三)(2 / 2)

加入书签

“咱们的六十多岁和他们的六十多岁可不一样。”

那两位老人家还能打架,身体结实得很。

“可毕竟是六十多岁……”

吴均听着老太太那段反驳的话,迅速提取知识点。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按照那个国家的法律规定,六十多岁达到退休年龄,是没有“误工费”的。

但这位老人家虽然年龄达到了,看起来腿脚却还硬朗,能干活,她在给儿女照顾小孩,所以她认为她应当得到误工费。

——人家说得也对,若是她不照顾,她的儿女请人来照顾,是要花钱的。

从那位法官宽慰老人家的话来看,虽然法律规定了“退休”,但在实际操作中,并不是刻板地遵守法律,也要考虑特殊情况,而给予特别处理?

他看向那位法官。

男人看起来四十多岁的年

纪,虽是官吏,对待被告人和原告人两位老人家却很客气。()

不,应该说,从他能看到天幕以来,姜海蓝遇到的官吏们都挺客气的。

?本作者泠水七弦提醒您《给古人直播从重婚案庭审开始》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人民……”

吴均下意识地念出口。

听到自己的声音,他被自己吓了一跳,慌忙左右看了看。

注意到没人听到,他松了口气。

又仰头看向天幕。

在心中再度念了一遍:人民。

——

吴均没想到,梁涛还能更客气。

刑附民的辩论也没什么好说的,姜海蓝几乎就是重复了一遍老太太刚刚的话,表示:“原告人虽然64岁了,但一直在给儿子和女儿照顾小孩,她还能劳动,应当支付误工费给她。”

“请求法庭依法支持原告人的全部诉讼请求。”

老太太和被告人都没再说什么。

梁涛组织了双方进行调解。

他将姜海蓝、老太太以及坐在旁听席的老太太的子女,一起叫去了其他办公室,问他们对赔偿金的意见。

几乎没有法官口才不好的。

梁涛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他先是说两家毕竟是邻居,希望今天以后,这件事就过去了,以后两家不要再闹矛盾。

也劝老太太一家往后不要和对方吵架打架,万一对方要动手,可以直接报警找警察。

老太太和她的儿女自然不服,表示对方那家人这些年多么多么过分。

梁涛脸色温和,“有了这一起案子,想来他们家以后也不敢再跟你们闹了,我一会儿去跟他们说的时候,会提醒他们回去了不要乱说。”

他接着说:“案子怎么判,由我们法院来决定,我们综合全案,依法作出判决。”

“这个不是说,你们希望怎么判,我们就怎么判。”

“我们法院有自己的考量。”

最后就是赔偿金的问题。

“你们希望对方赔多少?我去和他们家商量一下。”梁涛说:“你们这份起诉状,如果是我们来判决的话,未必会判这么多金额,有些是得不到支持的,比如这个精神损害抚慰金,不知道你们律师有没有给你们讲……”

他停了一下,看姜海蓝,“这个是没有的。”

姜海蓝立即回答,“我和他们说过了,我们是随便写上去的。”开玩笑,她写归写,可不能让梁法官觉得她一个律师,不知道刑附民不赔精神损害抚慰金。

梁涛点头,“我去和他们谈的时候,先不提这个没有,我们就直接谈给多少。”

调解和判决不一样,调解的时候,有些赔偿项目,只要双方愿意,不管法律支不支持。

——比如说强女干罪的刑附民,大多数时候,和解比判决划算。

听着梁涛和老太太的儿女商量向对方提一个怎样的金额合适。

姜海蓝没有插嘴,她在脑中给直播间的观众们解释道,【其实就是,法官这边,大概率要给被告人判缓刑。】

梁法官特地给原告人及家属打了预防针,强调量刑是由法院来决定,不看原告人和家属是否同意。

【所以,赔偿金额相对来说,是比较好谈的。因为对方肯定不愿意进局子,想要争取缓刑,比起去监狱里待几年,还是出一笔钱比较划算。】

【这就有了谈的余地。】

如果原告人和被告人就刑附民部分达成和解,被告人赔偿了原告人经济损失。

法院在量刑的时候会考虑到这一点。

总不能你既想法院判得轻一点,又不用出赔偿金吧?

这没什么不好的。

刑事部分,本来就是检察院起诉,法院判决。

受害人如果对判决不满意——一般来说,很少会有受害人会对判决满意——受害人是没有上诉权的。

虽然受害人也可以跟检察院那边说,但退一万步讲……改判的可能性也没那么大。

多拿一些赔偿金挺好的。!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