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92 章 太傅之争议(2 / 2)

加入书签

燕侯看白修,白修悻悻停住嘴。

燕侯问一向颇为倚重的大夫江临:“仲俯以为呢?()”

江临看一眼相邦燕杵,微笑着对燕侯道:“太子太傅着实有智谋,随公子交质于齐,护卫公子有功,君上是该酬其辛劳。臣以为,不妨广其田宅、博其产业,③若君上以为还不足,挑一块膏腴之地封给太子太傅便是了。何必使其居太傅之位呢?以太子太傅之年岁资历居此职,怕是有些不合适。?[()]?『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燕侯看看其余诸臣,最后将目光落在没什么神色的相邦燕杵身上。

燕侯收回目光,轻轻地叹一口气:“若只为酬太子太傅之辛劳,便如仲俯所说,也就够了。但太子太傅是只有辛劳吗?

“太子太傅自来燕国,先是在弱津出中渡之计,败田唐大军;接着游说三晋伐齐,解我燕国困境;后在齐国独立解齐借粮之危,没让我们损失一粒粟米,也没让燕国沾一点不仁不义之名,反而让强齐摔了大跟头;今岁先齐侯又拟伐燕,也是太子太傅出奇计,再次保全我燕国,而让齐陷入四战之境。”

燕侯看着群臣:“太子太傅固然年轻,但她有这样的功绩,不足以·为寡人之傅吗?她这样的资历,居太傅之职,又有什么不合适的?”

大夫历巨道:“可她为女子……”

燕侯道:“女子又如何?昔日秦国名相百里子明还是用五张羊皮换回的媵奴呢,秦穆公不是照常重用他?古往今来有多少名臣良将是从贩夫走卒、钓叟屠者中来的?前几日寡人才发布求贤令,说求贤不拘泥于其出身,唯才是举。今大贤就在身边,却因她是女子,而不能使其尽展其才,这是什么道理?谁还能信寡人真有求贤之心?”说到后面,燕侯语气便严厉起来。

燕侯友与齐侯剡、赵侯章不同。齐侯、赵侯性子暴烈,哪怕刚继位的时候,除了几个有威望的老臣,在这两位国君面前,其余的朝臣也只有听的份儿。燕侯友要温和得多,故而他的朝上便有些“热闹”。这还是他继位以来,头一回这样严厉地说话。

诸臣沉默,有的私下互视一眼,相邦燕杵还是没什么神色。

燕侯又看看其伯父,让诸臣散了,留下燕杵。

与齐国上卿田原一样,燕杵也是先君的心腹手足,当今君主的叔伯,当了多少年的掌权相邦。燕侯友与燕杵甚至还没有齐侯剡与田原那样的情意——当年田和更偏爱公子午,常常训斥剡,每每都是田原为剡说情。而先燕侯之嫡长子逝后,嫡次子友便接着为燕太子,这么多年没什么太过让人指责的,先燕侯对他也还满意,相邦燕杵和友这对伯侄,便只是平常的伯侄。

“太傅”这个位子有些特别,从前常常行的是如今相邦之权责。这次于相邦外,又设太傅,好像要夺相邦大权一样,燕侯之前已经跟燕杵解释过了,君臣伯侄之间说得不算投机,这次留下老叟,是想再与他好好说说。

然而老叟颇为固执:“我自然知道君上不是想夺我的权,我也知道俞嬴有功绩,可是以这样一名年轻女子为太傅,真的合适吗?”

燕侯再说列国大势,说国内情形,说俞嬴之才干为人,无奈老叟始终皱着眉。最后燕杵也只是勉强道:“便依着君上吧,不然于君上威望不利。”

不管怎么说,老叟到底是答应了。燕杵走后,燕侯便传令让人制太傅冠冕印玺等物,又令寺人取来燕都邑之图,琢磨将何处给俞嬴当封地。!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