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22 章 番外之二,灭秦之人(2 / 2)

加入书签

仙幕结束后,嬴家老祖宗们,根据自己的情况,把商鞅变法修修改改后,找手下们讨论,想要将其运用到他们所处的时代,早日强大秦国。

嬴稷则带着大臣们商量如何解决“大秦是文化荒漠”这个问题。

同时,他也开始教导嬴子楚和嬴政政事,并开始考虑,万一嬴政最后还是少年登基了,得有哪些人做他的辅佐大臣。

虽然很不甘心,但他终有一天会死。

只有大秦成功完成春秋封神,他才有机会随着封神,成为仙人,再次活过来。

比起忙碌的嬴稷,秦惠文王和秦武王就闲多了。

他们压根不知道嬴子楚和嬴政都距离他们不远,他们只需

() 要考虑“文化荒漠”这个问题就行。()

三个月的时间,不够六国聚兵打大秦,但足够大秦招揽到有意强秦、完成封神的人才,足够小嬴政从干瘦小孩被喂出柔软的肉肉。

?云前雪提醒您《天幕剧透后秦始皇手握封神榜》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第四神迹/仙幕,如约而至。

仙幕和之前一样,一点不拐弯抹角,直接开始说大秦为什么二世而亡。

然后吧,老祖宗们唯一能做的,只有留下更多的祖训。

比如,以后叫李斯和赵高的人,不能做秦国的官,无论是朝堂还是宫中,都不行。

再比如,以后无论是哪位秦王,第十八子都不能继承家产,无论多优秀。

唯一能抱到始皇的大魔王嬴稷,则一遍又一遍地打量还没他腿高的小重孙。

这孩子眼神怎么这么差,无论是位高权重的丞相,还是掌握诏书的中车府令,居然都不忠心于他。

赵高不好说,但李斯能辅佐始皇一统天下,能力肯定是没问题的,就是野心太大了。

至于始皇的儿子们,儿子同样不优秀的嬴稷,只能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告诉小嬴政,“不要只盯着儿子,可以看看孙子嘛!”

还是个宝宝的小嬴政认真点头,“政儿记住了。”

扶苏和胡亥,他一个都看不上。

以后,一定不选长子和十八子做继承人。

赵高的骚操作,秦二世的骚操作,李斯的无能为力,六国的蠢蠢欲动,最后在那声震耳欲聋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中,再次在刚和平没几年的土地上,点燃了战争的火焰。

从未被当成人的庶民,拼着对生的渴望,对命运的挣扎,发出令山河震颤的呐喊,举旗起义,杀官造反。

耕具、木棒、石头成了砸开门扉的利器,就像他们砸开贵族老爷脑袋一样。

鲜血,成了洗礼愤怒最好的礼物。

在所有看到神迹/仙幕之人的沉默中,仙人问:“这场封神的失败,到底该怪谁?”

【“怪坚持信仰的诸子百家?怪未能完成封神大任的秦始皇?怪反抗暴政的天下黔首?”

“每一个人,都在走自己的路,坚持自己的道。他们都是错的,但他们也都是对的,谁都有责任,却也谁都不能怪。”】

这天要变了!

秦武王时期和秦昭襄王时期,所有的贵族都发出了同样心脏颤抖的感叹!

因为,一个名叫黔首的鬼怪,被释放了出来。

这个时候,谁都笑不出来了,哪怕是被仙幕说能统一天下的秦国。

如果大秦不统一天下,各诸侯国之间,还像如今般相互制约会怎样?

或许黔首们还是会被驱赶着,互相攻打,但更大的可能是被逼急了的黔首,先把驱赶他们的人灭了。

而如果就那么放着不管呢?

已经觉醒的黔首们,还愿意继续沉默吗?

这一刻,六国再也顾不上将来会一统天下的秦国。

不赶紧解决黔首的问题,都不需要秦国出手,黔首们自己就会喊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把他们推翻。

秦国的情况,并没有比其他国家好多少。

好吧,还是好一点的,至少比起其他国家的黔首来说,老秦人还有“军功”这个盼头的。

这时,甚至有大聪明怀疑,仙幕根本就是天庭的阴谋。

天庭一定是看周王朝没落/被灭,所以想到了这么个办法,来报复他们。

先是把最强的秦朝拉出来,塑造成所有诸侯国的敌人,让他们自己打起来,然后再让黔首们把他们灭了。

别说,这说法还有不少君王相信。

甚至好几个国家,都派使者来秦国,表达意思就一个——我们是兄弟,可不能中了老姬家的计,自乱阵脚。我们现在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被天庭煽动的黔首们。

嬴荡,“……”

嬴稷,“……”

说得好有道理,那我们先不打,都好好治理内乱。

我这边文化荒漠,也没个能说会道的人才。为了安抚黔首们,只能从你们那边招揽几个人才,别介意啊,毕竟我们可是兄弟!

天下还没统一,还有诸侯国做缓冲,朝堂和黔首的矛盾还未尖锐到你死我活的时候。

但可以预见,诸侯国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毫无底线地剥削黔首了,否则等待他们的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大旗。!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