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2章 笑柄(2 / 2)

加入书签

要不是作为闵家女儿的闵老夫人嫁去了白家做续弦,闵家得到了白家的援助,现在只怕也没闵六爷什么事儿了。

闵六爷出生的时候刚好赶上静安寺做布施,寺中的老和尚对闵老爷言道,“贵府的煞气太重,祖上一定出过武将,死在他手下的人太多,这罪孽也就记在了后人的身上。

要想保住这位得来不易的六少爷,需得让他出家为僧化解前世之怨才行。”

生育闵六爷的时候,闵夫人已经四十几岁,老蚌含珠辛苦异常。

闵老爷老年得子,更是珍惜得不得了,怎么可能送到寺院里做和尚?夫妻二人都不愿意,求着老和尚想办法,还答应给静安寺大雄宝殿的菩萨重镀金身。

老和尚听后为难了好一阵,最终决定只让闵六爷入僧籍,但不在寺中清修,不过每年的佛节都要按时去寺中带发修行。

这样的变通自然让人满意,闵家的人对静安寺感激莫名,第二年就出钱翻修了大雄宝殿。

自那之后,闵六爷就在静安寺挂了名,法号妙庸。

每月的初一十五他都要去静安寺住上两天,吃斋念佛抄写佛经,和一般和尚无异。

大概是闵家诚心感动上苍,闵六爷平安健康地长大,闵家也在他的手中越来越强大,俨然超越其他三家,成了独一无二的存在。

苏成先接连两次吃瘪,成了不少人眼中的笑柄。

理解他良苦用心的人称赞他善于谋略,为了巩固势力连女儿也成了交易的筹码。

不理解的人则笑他自不量力,甚至说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居然想攀上管闵两家的人中龙凤。

结果女儿没嫁出去,自己也成了别人眼中的谈资。

苏成先对此表现得异常淡定,似乎管泊远与闵六爷的反应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一般。

倒是苏家的两位小姐觉得丢人,好一阵时间没有出门应酬,连商会每年都举办的中秋慈善舞会也没有参加。

让人觉得十分意外。

闵家如日中天,其余三大家族自然也感受到了威胁,但四大家族的局势已经平衡多年,牵一发而动全身,中间关系错综复发,等闲不好轻动。

聪明如顾家,自然顺理成章的起了联姻之心。

只不过顾家的脸皮没有苏成先那么厚,有些事即便心里着急,面子上却不好太过主动,免得婚事没成,自己和苏成先一样成了他人眼中的笑柄。

顾家选择的是相对稳定自然的办法,就是但凡闵六爷会出席的名流聚会,顾家的几位小姐也会出席,起码要混个脸熟,要是闵六爷自己动了心,那便不用顾家再费心思拉拢。

不过不知道闵六爷是年纪小还是玩心重,直到今天和顾家小姐仍旧保持着相当礼貌的距离,见了面就是正常打声招呼,之后便没有什么动作。

而且酒会之中大多只是坐坐就走,既不喝酒也不跳舞,完全就是为了走个过场而已。

喜欢北枝寒()北枝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