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太子大婚(2 / 2)

加入书签

冯冲大爽,双手叉腰仰天狂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

然后,他也真把七人请进来,让陶益寿作陪,众人大吃大喝了一顿。

又派兵把七人给送了回去。

这件事情很快传开。

它不是件坏事,反而成了好事。

是一桩美谈。

都城内,消息传的特别快。

汉国以前在关外活动,都城内的人对于汉朝的文臣武将,不是很熟悉。

当吴年登基后,封赏群臣。

赵国公冯冲是个什么人,很多人都知道了。

这就是一个混蛋。

要是按照这个混蛋的性格,一旦回到都城。

不加以约束,一定大开杀戒。

现在冯冲只是吓唬了七人。

是因为冯冲转性了吗?不是。

是有一根无形的缰绳,套在冯冲的脖子上,限制了冯冲的行动。

皇帝。

皇帝约束了他的功臣名将,不让他们肆意妄为。

朝廷从都城开始,整顿吏治。

汉朝的这些功臣名将,乖的就像好孩子。

又兵马强盛到极点。

这一桩桩的事情被百姓看在眼中,伟岸了大汉朝的形象。

大汉皇帝。

他不仅不是身高三丈,腰围三丈,喜欢吃人肉的怪物,还是个明君啊。

吴年也听说了这件事情,但只是微微一笑。

冯冲这厮。

坤宁宫。

柳香站在门口迎接,吴年在众人的簇拥下,从外走了进来。

“哥。

我给太子挑了一位太子妃,三位侧妃。

你看看。”

柳香抱着吴年的胳膊,拥着他进入了殿内,一起往御座上坐下。

四个太监各自拿着盘子跪在地上,把盘子举过头顶。

吴年往盘子上一看,有画卷与折子。

“这是太子妃的。

是举人家的女儿。

姓王氏。

是个知书达理的。

我觉得与太子会很合得来。”

“当然。

太子那性格,连我也很难猜出他内心在想什么。

所以三个侧妃,我也选了不同性格的。

有将门出身脾气直爽的,也有小家碧玉。”

柳香拿起一张画卷展开,递给了吴年。

这大概就是儿媳了。

吴年好奇的看了看,然后微微颔首。

看画像是品貌端庄的。

然后他又打开折子看了看。

里边记载着王氏的生辰八字,年岁,籍贯等等。

干巴巴的,没什么实际内容。

“看过人了吗?”

吴年合上折子,转头问道。

“当然看过了。

还说了一会儿话呢。”

柳香白了一眼吴年,嗔道。

给儿子娶媳妇,婆婆怎么能不把把关呢?

再说了。

这可是太子妃。

“嗯。

既然你中意了。

那就定了吧。

我下一道圣旨,着礼部官员操办。

为太子娶妃。”

吴年点了点头,说道。

“好。”

柳香眉开眼笑点头道。

太子是国本。

事关国本,就没有小事。

更何况是迎娶太子妃。

随着吴年旨意下达,礼部的官员如临大敌的操办起了太子婚事。

对于心系汉朝的朝野内外的人来说,这是大喜事。

继吴年登基称帝后的又一桩大喜事。

太子的儿子,不就是太孙?

大汉朝薪火传承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