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百五十四章 六天王(2 / 2)

加入书签

崔家能在三百年前重修族谱,并传承至今,他们就是汉人,毋庸置疑。

崔金山很好客也很健谈,吴年与他说了许多话,了解到了平时了解不到的许多民生事情。

单冲这一点,吴年也觉得这一趟微服私访很值。

君王地位崇高,宛如神祇。

但是君王不能真的像神祇一样,居住在深宫之中,不知民间疾苦。

吴年、吕声当然不可能在这座小村庄内久留,很快就离开了。

崔金山很客气的送他们出了村口。

吴年、吕声坐在同一辆马车上,说着话。

“刚才崔金山说,大同江最近这些年,有泛滥的问题。

我们应该重视这件事情。

吕大人。

你回去后,就专门派遣水官调查一下。”

“能治的都治了。”

“记住。

我们做的越多,百姓就会越念我们的好。

还是唐王的话。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吴年盘着腿,抬头对吕声严肃说道。

“是。”

吕声恭敬应了。

“哒哒哒!

!”

就在这时,吴年听到了急促的马蹄声。

不久后,张震的声音从车厢外传来。

“将军。

吕留良送来战报。

叛贼史奇峰被击杀,余部投降。

咸舆府全境平定。”

“干的好。”

吴年右手握拳,重重的捶在了大腿上,大声说道,喜形于色。

四十位高句丽陆军千户,讨伐高句丽山区的叛乱,已经大获成功。

叛贼史奇峰是最大的叛贼,也是最后的叛贼。

原本是一个高句丽县令,以拥护金氏王朝的名义起兵,规模浩大。

随着他被平定,北方再也没有忠心于金氏王朝,且发动叛乱的人了。

而吕良留便是那四十名高句丽陆军千户之一,也是其中的优秀人才,统帅万户的有力人选。

“拟定公文。

赐吕留良骏马一匹,盔甲一副,平壤府境内良田千亩。

让他把史奇峰的人头送来,在府、县示众,以儆效尤。

最后葬在史奇峰死的地方。”

“另外。

依照这六十名千户的战功,选定出两位海军统帅,四位陆军统帅。

北方事平,我要南下了。”

吴年转过头来,对吕声沉声说道。

“是。”

吕声露出喜悦之色,抱拳应是。

随即,他忍不住说道:“将军用高句丽军,平定高句丽叛乱。

真是妙计。”

这话没有半点水分。

这些高句丽千户率兵讨伐战乱,攻无不克,几个月的时间,就平定了所有叛乱,效率高的吓人。

回想起当时,自己还反对这个事情。

吕声不得不感慨,用人还是得看将军,大胆,敢用。

“别拍马屁了。

回去后赶紧给我干活。

把六天王选出来。”

吴年笑骂道。

“是。”

吕声笑着应了。

车驾在亲兵的护卫下,沿着道路往京城返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