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0章 书到用时方恨少,唯有临阵打小抄!(1 / 2)

加入书签

杜预冷眼旁观——从对待乌骓看,项羽并非冷心肠,他很讲情义——乌骓从小陪伴他长大,便视为生死伙伴,比任何人命都要紧。

项羽只是自视甚高,看不起普通人罢了。对信任的身边人,乌骓、虞姬、项家人,他不光硬不下心肠,反而充满感情、优柔寡断。

这也是他性格中最大弱点——老流/氓刘邦就是利用他好面子、耳根软的特点,几次通过项羽亲信哀求,都逃得生天,侥幸活命。

但如此看来,项羽倒也并非全无可取之处——若他像刘邦一样厚颜无耻,冷血十足,杜预绝不会继续帮他。BiquPai.CoM

只要你实力够强,能赢得项羽真正尊崇,颇有情义的项羽轻易不会背叛。

看到乌骓恢复,项羽上马,这支临时队伍秀才们,满眼难以置信。

项羽豪气万丈,跨上乌骓,虎目炯炯:“韩信小儿、无耻叛徒,看我项羽冲杀出去,取下他们人头!”

杜预看了一眼战场,韩信【十面埋伏】的汉军,依旧在快速逼近,从四面八方掩杀而来,摇了摇头。

形势,依旧危急。

哪怕项羽恢复全部实力,只凭他一人武勇,万人敌实力,依旧挡不住韩信那层出不穷的计策,还有惊人的才气。

杜预淡淡一笑:“将军此乃文山,文人相斗,要取胜必须依靠文气和战诗。”

若是换了刚才,听杜预这么说,项羽绝对不屑一顾。

毕竟,他乃是万人敌,当世无敌的存在。

但通过韩信【背水一战】、【四面楚歌】、【十面埋伏】,一次次社会毒打,项羽终于认清了自己的短板和弱项,更明白自己不是韩信的对手。

加上杜预两首诗,重振士气、救活乌骓,神奇操作让项羽看到了杜预实力,深信不疑。

他终于低下高傲的头颅,向杜预虚心求教:“请先生教我。”

杜预淡淡道:“韩信能吟诵大汉镇国诗【大风歌】,召唤大军。项少/将军乃是楚国人,岂不闻楚国圣人屈原,作的镇国诗【国殇】?”

项羽眼睛一亮,虎目炯炯,一拍大腿:“对啊!我怎么忘了?我大楚也是十国之一,也诞生过圣人和镇国诗,我怎么忘了吟诵?哈哈哈!”

他大笑三声,摇头晃脑,就要吟诵:“【国殇】!”

项羽本就是楚国人,吟诵本国圣人镇国诗,还有一定加成,顿时响彻战场,才气冲天,直冲云际。

对面韩信、盛选怀,都呆了一呆。

“什么?楚霸王作诗了?”

“不会吧?这人不是只逞匹夫之勇?”

“哪里会作诗?”

项羽骑在马上,诗兴大发,仰天长啸:“哈哈,韩信你以为只有你会吟诗作赋?我好歹也是秀才,额,嗯,第一句什么来着?”

噗通。

这边秀才们纷纷直挺挺倒地。

气得翻白眼。

你丫的连本国圣人的镇国诗,都忘光了?

还敢自称读书人秀才?

我等羞于你为伍。

杜预:“···”

项羽一脸羞愧,摸着脑袋道:“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我平时不爱读书,哪怕屈子的,我也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怎么也背不下来····”

杜预无语。

他为何提醒项羽,让项羽自己赋诗?

因杜预不想当显眼包,想要低调行事。

他吟“生当为人杰”,鼓励项羽,作马经拯救乌骓、都是私下小动作,只有项羽看到了。

但在宏大的战场上,若杜预亲自作诗,特别是镇国诗,声势就太大,容易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虽然他易容了,但十国人才济济,天外有天,保不齐也会被看破。

杜预只好如同私塾先生,瞪了一脸羞赧项羽一眼,飞快写了一张纸,递了过去。

像极了你的老师,看你个学渣考试不过,不得不协助你打小抄,同时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项羽恍然大悟,咳嗽一声,清清嗓子,仰天怒吼道:“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这诗,不是杜预的原作,乃是屈原屈子的镇国诗【国殇】。

当年,楚国险些被秦国所灭。

秦国百万虎狼,已经兵临城下,而楚王暗弱,指挥失当,连连战败,主力沦丧。

眼看楚国就要灭亡,屈子披头散发,悲愤而出,临阵做【国殇】。

这首诗,镇国。

那一场事关大楚生死存亡之战,在屈子【国殇】激励下,楚军三军用命、奋不顾身,竟然逆天改命、在绝无可能之下获胜,挫败了秦国百万虎狼。

从此,“国可无君,但不可无圣”、“无圣不成国”,成为天下共识。

项羽横刀立马、霸王怒吼,才气冲天。

杜预也微微诧异!

因项羽不爱读书,才气总量并不显眼。

他是武秀才是霸王之才,拔山扛鼎乃是本行,让他吟诗作赋,颇有喜感,总觉得哪里违和。

但屈原说的,项羽乃是文武双全之才,有潜力,值得教。

圣人的眼光,果然有其道理。

杜预透过这首诗,能看出项羽并非不学无术之人。否则历史上他为何能几乎一统天下?能作出“时不利兮骓不逝”这种名垂千古的名作来?

他只是看不起读书、看不起文人,不爱学习而已。

论天赋,他才气天赋相当惊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