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0章 根基(2 / 2)

加入书签

“校长,崔新做事仔细,沉稳耿直,校长可以放心。”

宣月华也在一旁说道。

“好!朕还是那句话,不要怕犯错,认真去做就行。”

赵竑看向操场上,铃声响起,学生们已经散去。

“你们刚才说得都不错!不过,更重要的是,通过军事体育训练,让学生更有牺牲和奉献精神,重塑新一代的国民。民不知有国,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啊!”

百姓水深火热,民不聊生;士大夫们锦衣玉食,骄奢淫逸;君王无能,外敌入侵,百姓血流成河,尸积如山。

这样的朝廷,国不知有民,民自然不知有国。自他登基起,他就潜移默化,从年轻一代开始,塑造国与民的概念,直到深入骨髓,刻骨铭心。

“陛下(校长)英明!”

崔新和宣月华一起肃然称是。

大宋天子是铁血皇帝,军事课程在学堂普及,创办讲武堂,编练新军,要不是这一系列国策,又怎么可能击败兵临天下的蒙古铁骑?

“国爱其民,民爱其国。一个国家,要有他的历史文化,有他的语言,自然也有他的国土,更有他的国民。从军事体育训练开始,才会有新的一代!”

想起那个前教育司主事史岩之,竟敢擅自让下面学堂削减甚至几乎是军事体育训练,军事体育考核上欺上瞒下,赵竑气就不打一出来。

这样的官员,与他所倡导的尚武之风,甚至军国一体化背道而驰,没有惩处,他实在是过于心软。

赵竑的感慨听在耳中,宣月华心头忐忑。

“校长,学生惶恐,恐怕担不起这份重任。”

长期供职于金陵讲武堂,宣月华对赵竑的称呼,习惯以“校长”相称。

本来她也没有觉得是多大事情,赵竑这一番宏图阔论下来,她立刻变得有些患得患失。

要是干不好,岂不是耽误了校长的“国民大计”?

“朕说你行就行!只要本着一颗赤子之心,放手去做就是!即便是有什么事,有我这个校长担着,无需担心。”

赵竑朗声说道,给弟子打气。

“学校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是为了磨炼学生,养成他们勇敢坚韧的性格。将来他们要进入各大学堂,然后进入社会的方方面面,士农工商,伴随和影响他们一生的,就是学堂所受的教育。”

崔新和宣月华都是点头,恭恭敬敬。

“原来查办的那些教职人员,都去了哪里?”

赵竑忽然问道。

“回校长,全部都从各学堂和各大学堂革职,一律辞退,没收贪墨所得,情节严重的几个,已经被下狱。”

宣月华的禀奏,让赵竑点点头。

这些私心作祟的蛀虫,为了利益和政绩,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校长,学生一个人独木难支,能不能调一些精兵强将来帮一下学生。”

宣月华立刻提出了要求。

“你有合适的人选吗?”

“校长,史慧玉就不错。有她帮学生,一定事半功倍。”

宣月华终于开口,提到了史慧玉的头上。

“史慧玉,那个大美女!史嵩之的女儿!”

赵竑一怔,随即摇了摇头。

“史慧玉在西北边军干得不错。朕打算成立卫生司,由她出任主事。她呀,绝对不行!”

疾病预防,医疗服务,食品安全,妇幼保健,关乎民生,成立卫生部门,也是顺应潮流和时代的需求,势在必行。

史慧玉,风姿绰约,美得让人心跳。

可惜,他已经没有了看见美女心跳的那份心情。

“校长,史慧玉告假回了临安城,陛下要不要召见她,和她面谈。这么多年,她心里只是仰慕校长一人,现在仍是孤身一人。”

宣月华看了一眼周围不远处的崔新等人,在赵竑身旁,轻声细语说道。

“什么?”

赵竑吃了一惊,随即摇了摇头。

“那她真是瞎了眼!不过,朕倒是找个机会和她好好谈谈,看她愿不愿意回来主持卫士司事宜?”

要是史慧玉愿意,国家的两个主要部门,教育和卫生,可都是女子主政了。

就凭这一点,他不是流芳千古,就是遗臭万年。

“校长,不用找机会,史慧玉就在这里!”

宣月华迫不及待地指向了远处。

赵竑不由得一愣,顺着宣月华手指方向看去,果然,好像是史慧玉的身影。

赵竑轻轻摆了摆手,崔新等人纷纷退了下去。

“学生史慧玉,参见校长!”

史慧玉急步过来,跪下磕头。

皇帝,是她最后的机会了。

又一声“校长”,专戳人心窝,赵竑不由得微微一声叹息。

他身着一身讲武堂旧制服、脸上依稀有了风尘的女弟子,心头感慨,声音变得温和。

“史慧玉,你是军人,更应该知道,国法无情。你爹罪不可赦,国法难容。朕实在是没有办法。”

同学少年。不用问,史慧玉是宣月华带来的了。

那个魏思思不是史慧玉的好友吗,她怎么没有出现?

“校长,学生知道,但父母养育之恩,粉身碎骨难以为报。学生愿捐尽家财,只求校长保我爹一条性命!校长,就请学生代父受刑吧!”

史慧玉连连磕头,很快,额头变得紫红。赵竑摆摆手,宣月华和许胜过去,赶紧把史慧玉拉了起来。

“校长,就请你开恩,饶史嵩之一条性命,将他流放海外,终身不回大宋国土!校长,开恩啊!”

宣月华肃拜行礼,替史慧玉哀求。

“陛下,将史嵩之流放海外,大宋士民便不会非议。陛下开恩啊!”

许胜也是向赵竑恳求。

“校长,只要能保我爹一条性命,学生结草衔环,来生再报校长大恩!”

史慧玉满脸泪水,赵竑一时踌躇无语。

“史慧玉,天色已晚,你先回去。容朕想想。”

第一次,赵竑有些犹豫,有些心软。

弟子们苦苦哀求,他能徇私枉法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