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3章 明家初露锋芒(2 / 2)

加入书签

几日后,吉县城东。

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提着米袋从家里出来,此时天色还未大亮,但老人面带喜色,脚步轻快。

隔壁有年轻人看到后,好奇询问:“二伯,这么早做什么去?”

老人笑呵呵道:“是三柱啊。你还不知道吧,现在粮价降下来了,你爹娘呢,赶紧叫他们去排队,不然又要饿肚子了。”

“真假?这时候粮价还能降?”年轻人明显不信。

老人挥挥手,急切道:“不跟你讲了,你看看前面,都排队到家门口了。”

说完就迈着利索的步伐往前小跑。

年轻人一扭头,果然如同二伯所言,有不少人都朝米铺的方向跑去,他立刻爬下了墙头,朝屋里大喊:“爹,娘……”

普通百姓因为粮价下降,度过了最难捱的一段时日。

流民们因为官府的施粥,全家性命得以保存。

不久后,这样的场景在许多地方,都陆陆续续发生着。

……

接下来,每到一座城镇。

趁着大家休息时间,祝明卿便开始和商铺交易。

其中也遇到过难缠的人,对方还以为祝明卿另有所图,直接狮子大开口,想趁此机会大捞一笔。

祝明卿只是笑笑不说话,转头便找了其他人。

眼睁睁看着对家名利双收,也不失为一种痛苦的折磨。

同时还有商家尝试涨价的,涨价后见没有明家人来追究,便直接放开了胆子,卖出了一斤大米二十文钱的高价。

当时祝明卿早就走远了。

若是别人,可能还真没办法找上门索要赔偿。

但是她有小界灵在啊。

卖出去的那批粮食,小界灵可是特意做过标记的。

一旦粮食涨价,它就是第一个感知到的人。

于是,当天晚上,那家商铺便遭遇了大批粮食失窃的局面,而且多日来的营收也消失无踪。

掌柜第二天就报官了,可小界灵出手,怎么可能会留下线索,最后只能自认倒霉。

这件事也在口口相传,百姓们泄愤怒骂。

“活该。”

“明家可以是说了,每斤大米八文钱,现在遭报应了吧。”

“老天爷可是盯着你们呢!”

原来,当初祝明卿卖完粮食,为了不让百姓们被糊弄,还特意雇佣了一批小乞丐,在城内散播哪些米铺卖特价粮的消息。

如今知道他们的遭遇,一个个恨不得鼓手庆贺。

而其他同行,也纷纷打消了心中的小心思。

从进入冀州那一刻,一连十多天走过了七八个城镇。

明家的声名已经越来越大,同时也引起了某些人的注意。

起初他们并不在意,但随着自家的生意越来越少,必须要遏制的时候,无论他们如何寻找,都没有找到对方的底细。

……

冀州府城,真定府,冯家米行。BiquPai.CoM

掌柜看着端坐在上位的中年男人,战战兢兢回道:“三爷,明家人来去无踪,那些商户也不知对方是何方人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