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22 章 南北分数线(2 / 2)

加入书签

而锦衣卫“查”完回来,大声告诉所有人,是那学子亲爹把猫毒死,还把对方那天在哪里买了一个苹果的讯息都说出来了,容不得别人不信。那南方学子整个人都懵了,

“不可能!这……不可能!”

现在,全部人都同情地看着这人了。

就连之前被冤枉的北方学子也不生气了,拍拍他的肩膀,同情道:“你……节哀。”

如果是别人还能报复一下,但对亲爹……除非他想自绝于世。

【其实我有个建议啊。】许烟杪在心里哔哔:【蛇打七寸嘛,像这种人最喜欢光宗耀祖,光耀门楣了,自己做不到就让孩子去做。他们最害怕的就是孩子不认他们。】

太子点点头。

那确实。问题是,学子也不能无故不认爹啊,就算他豁出去不当官了,当地官府可还需要有管本地不孝子的政绩呢。

【建议是,想办法劝说亲娘和离并且改嫁,反正我看了看,这个爹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能为了一己私欲毒死自己儿子的爱宠,也能不许自己夫人联系娘家,觉得对方嫁过来就是自己家的人了,连哄带吓外加威胁,当初差点把人搞出产后抑郁,呸!】

【和

离后再看看亲娘有没有改嫁意图,如果有就最好,对新爹掏心掏肺好,功成名就后也只认新爹,旧爹能气死。尤其是,这本来是他儿子。】

【就是不知道这人能不能想到这办法了。】

太子舍人们接到上司的眼神,懂了。

——他们会找机会让对方“想到”这个办法的。

不过那人会不会用,他们就不知道了。

闲事完了,该到正事了。

太子看着安慰南人学子的北人学子,还有表达感激和认真道歉的南人学子,非常欣慰:“同窗之间,只要不是原则问题,说开便好,动刀子实在破坏同窗情谊。”

学子们应下了。

太子看着他们的脸,尤其是北方学子,突然叹息一声:“本宫知道你们难过北方之人学识不如南方,但绝不是因为北方人蠢笨。若是如此,户部尚书如何掌管户部?这可是地地道道的北人。”

北方学子万分感动:“谢殿下!”

有太子这句话,以后别人再骂北人脑子不好导致学习能力不行,他们就能反击回去了。

太子:“至于科举问题,本宫答应你们,一定想出一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北方学子:“!!!”

北方学子:“谢殿下!!!”

话是放出去了,太子头疼了。

回到旅舍时,还在自言自语:“这事该怎么解决?要不……规定会试里,北方人的名额数量和南方人的名额数量?”

同一时刻,许烟杪的心声也响起来:【不知道不同地区用不同分数线行不行,比如,江南地区学习资源好,题目就出得难一些,而且考甲等才能去参加会试。而北方地区师资差,题目就出得容易一些,考乙中或者乙上就能去参加会试了……】

太子诧异地看向许烟杪。

他这次真不是套话,他也没指望许烟杪能想出来办法,但是,没想到啊,你个浓眉大眼的,居然真的有法子!

太子琢磨了一下,这还真的可行,而且还能促进北方的经济发展。

——他不信,很多读书一般般,在本地竞争不过的人,会不想着搬去北方。

而一般有能力迁居的,要么财力雄厚,要么有权有势,像这种人,肯定会自带老师。只要带去的老师多,还怕他们不定居在那里?

尤其是商人。

只要定居了,资源就会被带往那边,这样十来年,几l十年过去,还怕北方起不来吗!

搞一个不同分数线,简直是堪比推恩令的阳谋!

太子向许郎投去一个赞许的目光。

许郎回他一个茫然的眼神。

【太子看我做什么?难道是指望我给建议?】

【那我也给不了啊,我都不知道有些玩意适不适合大夏国情,也不敢说,万一步子迈太大就完了。】

太子拍拍他肩膀:“给你记一功!”

【啊?】

太子笑道:“若非许郎你要去书院看,我还不知如今南北方分歧如此之大,难道不值得给许郎你记一功?”

许烟杪顿时不好意思起来:“巧合……”

太子摇摇头:“便是巧合也算是立功,许郎你可不要拒绝,不然往后所有应巧合立功的人,都不敢邀功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