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百八十一章 江家的少年郎(2 / 2)

加入书签

立冬。

一个节气分为三候。

立冬也不例外。

一候,江河开始慢慢结冰。

二候,大地开始慢慢冻硬。

三候,这个时候就相当抽象了,儒学《礼记·月令》觉得在立冬的第三候,野外的野禽会遁入水里,变成一个个大蛤。

实际上是南飞过冬去了。

这个时代的人们为了温饱而奔波,达官贵人们也没有这个闲工夫去观察候鸟南迁的现象。

而在立冬的末尾时节,今年的初冬格外的冷,也昭示了今年的冬天并不好过。

姜元胤还在宫中批阅奏章,这才只是初冬,各地便出现了程度不一的雪灾,虽然暂时规模不大,也不算严重,朝廷积极拨款救助还是能极大的挽回损失。

不过就算如此,姜元胤也还是忙得有些焦头烂额,以至于谢知先和谢康平等凌烟阁大臣都在御书房陪姜元胤加班。

这才是初冬啊。

便有如此众多的天灾,接下来的深冬,怕是不太好过……

户部又得加急清算了……

姜元胤伸手去端手边的茶水,这茶水刚刚续上没多久,就又凉了。

在一旁的李公公赶忙将凉了的茶水撤下,又换上热茶,然后又转到姜元胤的身后,为他披好绒裘披风。

姜元胤忽然看到偌大御书房中,还有一少年,竟然也被拉来了。

李公公见皇帝注视着底下的那些大臣,赶忙微微凑上前去。

姜元胤举手指了指那些大臣,道:“茶凉了,续上。”

李公公微微一欠身,挥挥手,便有太监去续上热茶。

此时御书房里很安静,所有人都在忙碌之中,虽然隔着很远,但姜元胤说话的声音也很轻,不好打扰了这些为了大姜社稷劳累的功臣们。

姜元胤忽然又道:“天气冷得紧,还是给谢知先他们上火盆吧,别把朕的爱卿冻坏了,要小心碳气,把窗户开些隙。”

“是,陛下。”

姜元胤指了指人群中的江景润,道:“江家的少年郎,倒是勤奋。”

“毕竟是陛下您青睐的江家呀。”李公公微笑着恭维道。

“哈哈,唉…朕的公主和叶家的小女,这些时日常常借着各种理由跑到朕的跟前打听江风那小子的归程。”

姜元胤苦笑道:“就连皇后也总在朕的耳旁替灵月絮絮叨叨的问,但她们哪里知道,朕也把握不住江风的归期啊!本以为这小子归心似箭呢,黄文鹤发来奏报,这小子两日之内离开秦川府道,却没想到黄文鹤前脚刚走,江风这臭小子后脚就放浪形骸,在路上磨磨蹭蹭!”

“黄文鹤谴来的信使都回到了临川,这小子还在路上磨磨唧唧的!他倒是舒服了,朕要被朕的宝贝女儿给烦死了!好不容易在御书房躲躲清净,指不定今夜又得被问上两回。”

李公公笑道:“陛下言语里虽然责怪江大人,但是到底还是喜爱得紧。”

姜元胤微微叹了口气道:“谁知道他这一去大半年,去时还是桃花开遍,归是已是梅花点点。”

李公公接话道:“江大人毕竟是少年人,少年人自然是有少年心性,在周国压抑了这么久,再归故土,自然是不会再压制少年喜闹的心性,陛下宠爱江大人,自然了解他。”

姜元胤感慨道:“朕还真想他了……若是他现在在长安的话,朕肯定会找他来御书房议事,而他肯定会一副很嫌弃的样子,觉得朕的御书房过于寒冷,还臭着张脸管朕要火盆和热茶糕点。”

恰巧这个时候,门外的太监们抬着火盆走进了御书房,将一个个火盆放在了众臣的身旁,还有一个个小火炉,放在了椅子之下用于加热椅子。

众臣见状,纷纷起身朝着幕帘后的姜元胤弯腰参拜,以示谢恩。

姜元胤见状,笑道:“江风肯定不会这么客气,反而还会觉得朕这么做是理所应当的才对!”

“陛下对江大人的宠爱,天下独有。”

姜元胤叹了口气道:“天冷呀,江风这小子最怕的就是天冷了,天寒地冻的,别给他冻出个好歹来啊……哼!这臭小子磨磨蹭蹭的,真要冻出个好歹来,也是他自找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