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335 章 难于登天(1 / 2)

加入书签

吴蔚突然感觉到了一阵头疼,经过师爷的一提醒,吴蔚也察觉自己似乎犯了一个“错误”,虽然来到梁朝已经许多年了,并对梁朝的律法熟知,但适才判决裁定之时,吴蔚还是潜意识地以蓝星的法典作为了依据。

若是这件案子发生在蓝星,张波和张余氏成婚多年,虽然没有子嗣,但这并不影响张余氏作为张波第一法定继承人的身份。

张波之死,其继母张王氏参与了策划和善后的工作,并且知情不报,毫无悔改之心,吴蔚便依法剥夺了张王氏继承张波遗产的权利,故此在吴蔚看来,张波的遗产分配问题其实是很明确的,反而李师爷提及的那些所谓的宗亲,不仅在余氏面前毫无继承遗产的权利,甚至还有吃绝户之嫌!

只是,这些不过是吴蔚一个人的想法罢了,这里不是蓝星,这里是梁朝。

从事实出发,吴蔚的判决的确不符合梁朝的律法和风土人情,但是……

话又说回来了,金科玉律就一定是一成不变的吗?自古如此,就一定是正确的吗?

吴蔚试探性地问道:“李师爷,劳烦你替我想一想,有没有什么法子令余氏能名正言顺地继承张波那份遗产?”

李师爷闻言,双目瞬间瞪圆,仿佛听到了什么惊世骇俗的言论般,连表情管理都忘了。

李师爷还以为是吴蔚资历尚浅,一时冲动才做出了这番判决,没想到这位新上任的知县大人竟然来真的!

足足过了几个呼吸之久,年过四旬的李师爷才重新整理好表情,若是换做旁人,李师爷想必早就骂开了,但吴蔚到底是他的顶头上司,即便是吴蔚“痴人说梦”李师爷也得把话说的漂亮些。

吴蔚见状,立刻便察觉到了李师爷这是在想搪塞自己的借口,当即说道:“李师爷但说无妨,我虽然忝居知县这个位置,但是咱们的县衙从来都不是一言堂,师爷和捕头,刀头的意见,我是很重视的。”

李师爷的眼中划过一丝意外,但见吴蔚态度坦诚,目光清明,不似故作姿态,当即皱了眉头,捻着胡须说道:“大人,依小人之见,此事万不能成!”

吴蔚随即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说道:“余氏与张波成亲多年,张波常年不在家,家中许多琐事都要余氏这个长子儿L媳来料理,她为这个家是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的。而且这世道对女子而言,多有艰难,余氏与张波成亲多年未有子嗣,与张波的营生所导致的聚少离多,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到了余氏这个岁数,即便她再嫁,怕也要子嗣艰难了。很可能会面临老来孤苦无依的下场,难道就不应该给余氏这个无辜失去丈夫的女子,一点保障吗?”

李师爷仔细聆听了吴蔚的想法,抛开旁的不谈,吴蔚思考问题的角度堪称新颖,李师爷虽然很欣赏吴蔚的初心,但还是摇了摇头,说道:“大人的发心,一片慈爱。但大人的这份判决,不仅于本朝的律法有悖,还会动摇祖宗礼法,这无疑是触动到了宗族的利益,大人想一想吧,会面临多大的阻力?就算是小溪村乡亲

们帮亲不帮理,恐怕小溪村的里正也不会赞同大人的判决。那些大宗族,之所以能传承千年屹立不倒,靠的就是这个,说白了……张波所拥有的,看似是张家的家资,是他的老父用尽一生攒下的家业,实际上这都是张氏宗族的,可以在同宗同姓之中流转,里正也乐见其成,但是绝不会落到外人的手上!若是张余氏能有个一男半女……哪怕是个姓张的女儿L,也都还好说,只要张余氏能立下字据,将来定不让女儿L外嫁,而是招一门上门女婿,大人再略一施压,小人再从中斡旋,这事儿L便也就成了。可以眼前这个情况……难,难,难!”

李师爷一连说了二个“难”字,吴蔚虽然心情也很沉重,但这一刻,吴蔚是对李师爷刮目相看的,其实这个道理吴蔚何尝不明白呢?古代封建礼教,层层枷锁的核心不就是这点儿L玩意吗?

吴蔚能看透这些并不稀奇,因为上历史课的时候,老师经常会带着他们分析这些问题,还有许多蓝星的专家教授会在自己的著作中剖析这些问题,吴蔚痴迷历史那几年,可谓是浸淫此道。李师爷轻轻一点,吴蔚便看了个通透,但令吴蔚感到意外的是,李师爷这个梁朝土著,身为男子,又读过书,李氏还是个大姓,可以说封建王权所有的利好都在向他这类人倾斜,作为既得利益者,李师爷竟能说出这番话来,真的很了不起。

吴蔚毫不吝啬地称赞了李师爷,并对李师爷的坦诚表示了感谢。

李师爷轻笑一声,说道:“小人苦活四十余载,如今黄土没到胸口,才想明白的这些道理。难得的是大人还如此年轻,竟有这般高远的见识,大人这知县之位,实至名归。”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或许李师爷是出自真心的,但多少有些捧着的成分了,夸的吴蔚有些不好意思,摆手道:“也不年轻了,二十多岁的人了。”

李师爷哈哈大笑,吴蔚也跟着笑了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