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311 章 王妃之死(2 / 2)

加入书签

看完这篇奏章,高律勃然大怒,在御书房内砸了不少东西。

有人说:是因为陛下与宜王手足情深,得知噩耗心急如焚。

可之后朝廷的一系列动作,无不透出一股令人看不透的高深来。

先是负责宜王世子起居的内侍回禀说:世子在听闻母妃噩耗时,经受不住打击,当场昏厥,醒来后周身动弹不得,卧床不起了。

皇帝便直接在朝堂上询问起了,能代替宜王世子前往泰州主持大局的人选。

时任刑部尚书的萧盛,萧伯让自行请缨前往,获得了高律的准许。

说起这位萧盛,可是梁朝境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存在。

先太后是萧盛的姑奶奶,当今皇帝就是萧盛的姑表伯父,萧盛作为萧家的嫡长孙,自身也非常优秀,曾是文武两榜的状元,年纪轻轻就历经两朝帝王,而立之年便坐上了尚书之位。

萧盛曾经还是平燕王老千岁的孙女婿,只是这场婚事因为高宁雪的种种操作不得不作罢,如今已定下了吏部尚书家的嫡孙女,只等太后丧期一过,二人便能完婚!

不过话说回来了,高宁雪当初轰轰烈烈地闹了这一场,最终却能全身而退,可见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平燕王老千岁,在朝中的分量!

萧盛是刑部尚书,照理说这件事儿L派礼部,联合宗正寺的官员前去泰州更为合适,不过从太后那边算起,萧盛与宜王一家也有亲,他也要叫宜王一声姑表叔父,冲着这一层关系,萧盛倒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三日后,萧盛便带着礼部,宗正寺的官员,携五千兵马上路了。

为表郑重,皇帝还将天子剑暂时交给萧盛,命其一同带到泰州去。

天子剑犹如天子亲临,这相当于天子亲自参加了宜王妃的葬礼,足见天家对宜王一脉的重视。

……

高律此举,很快就传到了民间,听闻此消息后,不少百姓的心中都生出了疑惑:关于东方瑞之前放出的那条“太后薨逝另有隐情”的消息,到底是真是假的质疑。

而百姓哪里能看到这权力中心处的暗流涌动呢?

唯有置身于其中的几人,或是几方势力,能明白这之中究竟走过了几番较量。

而远在泰州的吴蔚,听到这些消息时已是许多天之后了,据说萧盛已距离泰州不足百里,不日就能抵达泰州了。

听完柳翠微绘声绘色的讲述,吴蔚面色逐渐严肃,沉默着,思考着。

“怎么了,蔚蔚?”

“三娘,张家村外的半山小院,修整好了,对吧?”

“嗯,早几个月就修好了,只是一直空着,你不是已经把那边的地连着房契都送给了柱子吗?”

“你去给……二姐一家,还有李大姐他们透个底儿L,让他们明日一早……不,今天连夜收拾好细软,先去半山小院住一阵子,再把娘也带上吧!”

柳翠微听得心惊不已,下意识地拉住了吴蔚的手,问道:“怎么了?要出事儿L了?”

“嗯,祸事将近。这泰州城或许会掀起刀兵,咱们这宅子离宜王府太近了,平日里好处多多,若是起了战事,反而是最危险的地方。我是不能离开这儿L的,否则事情过去,宜王那边也不好交代,娘的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你快去准备马车,把她送到二姐那儿L去!”

柳翠微看了看沙漏,午时已过,时辰不多了,便没有再问,她从来都不会质疑吴蔚的话,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柳翠微便冲出了书房。

收拾了几身柳老夫人的衣裳,又准备了些吃食和银子,扶着柳老夫人登上了出门的马车,沿路接上了正在榨油坊里忙碌的柳二娘子夫妇,在善堂里帮忙的李大姐一家,还派张全去通知了张尺和栓子,只说城外相见,有急事。

柳二娘子和李大姐一家见柳翠微的面色有异,毫不犹豫地放下了手中的事情,上了马车。

等一行人到了张水生的宅子,柳正善和孙秋霜背着行囊和箱笼已经等在了门口,箱笼中装的尽是些吴蔚这些日子以来,耗尽心力写出的手稿,柳翠微瞬间就明白了吴蔚的用意,心也跟着沉了下来。

柳翠微是不会走的,她要回到吴宅去,与吴蔚生死与共。

柳翠微也不能与众人细说个中缘由,只说让他们立刻回到张家村的半山小院去,生活一阵子,至于什么时候回来,他们到时候自然会知道的。

两位老夫人一下子失了主心骨,柳老夫人更是拉着柳翠微问道:“那你们两个呢?不一起走?”

柳翠微不忍年迈的老母亲担忧,只得强打起精神来,说道:“娘,我和蔚蔚要到宜王府去,没有比宜王府更安全的地方了,你们放心去吧。”

柳二娘子虽然看出了妹妹的异常,但还是帮着劝慰了自家娘亲,手忙脚乱地收拾好东西,两辆马车朝着城门的方向驶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