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50(2 / 2)

加入书签

“好。”陈蕴不自大,当即就点点头:“我们携带了一批酒精,麻烦叶班长安排战士们帮忙背一下。”

“我这就去安排人。”

车子在公路上行驶了一小时后就不得不停下,再往前的小路只能容纳两辆自行车并排,更别说汽车。

孟定县的公路普及的情况还非常差。

放眼看去,入目之处皆是一片绿意盎然,大自然的恢复能力远比人居住的城镇要快,只有路上残留的断枝碎石还能看出一点痕迹。

“好热。”

走上小路才半小时,队伍中就有人气喘吁吁地低声抱怨。

才九点多,烈阳的炙热已经比北城六月初夏时还要晒人,裸露在外的皮肤很快就感觉到了滚烫。

陈蕴也不例外。

除了背上的药品很重外,还有脸上草帽没遮住到的地方传来阵阵刺疼,被流下的汗水这么一冲痛感瞬间加剧。

“大家再坚持坚持,距离第一个村子还有半小时路程。”

负责带队的叶班长停下来给大家打气,顺势往隐在山里的一个地点指了指。

不说还好,一说村子的具体位置,大家心头都是一颤。

叶班长说半小时,那是针对训练有素的战士们,换成陈蕴他们这些常年缺少锻炼的大夫来说,没有一小时恐怕连村子影子都看不到。

“走吧!”陈蕴也转身吆喝:“早到早休息,要不一会儿太阳更晒人。”

众人脚步加快。

段云抹了把晒得通紅的脸:“左大夫快跟我说说,你究竟是怎么考到北城医院去的吧?”

山路实在难走,要是再不找些感兴趣的话题转移注意力,接下来的时间肯定更加难熬。

左玲玲却更加好奇段云以及红日机械厂那些相熟的人。

“你们还记得李卫红不?”段云问。

“记得,就是机械厂党委书记黄方成的儿媳妇,李卫红可是第一个在陈蕴那瞧病之后怀上娃娃到生的……”左玲玲对此印象深刻。

“李卫红她男人也下岗了。”

“黄学工?”陈蕴还记得那个身体有些许残疾但很正气的男同志。

“是啊!黄方成退休之后第一批下岗名单里就有黄学工,你们说这不就是人走茶凉吗!”

“黄学工出去打工还是留在了厂里?”陈蕴好奇 。

“都没有!他们一家子都回北城了,我还想问你有没有碰着呢!”段云说。

“北城那么大,哪那么容易碰见。”

北城都快建到五环了,就算陈蕴天天在外闲逛都不一定有机会遇见,更何况她还天天在医院里打转。

“那可不一定。”段云指指陈蕴又指指左玲玲:“就像你们不也是进了同一家医院,还有我们……谁能想到竟然会在孟定县相遇。”

“说得也是。”

刚感慨完,陈蕴就立即抬手喊停了队伍前进。

距离他们几十米远的前方出现了条河,河水暴涨淹没了进出的唯一一座石桥。

也挡住了他们进村的路。

第106章 上岗坡义诊

石桥被冲垮, 意味着接下来只能绕路。

看着近在咫尺的村子,队伍中接连响起抱怨声, 不少人泄了气之后两腿一软直接坐到了地上。

“陈主任,你们先休息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