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2 / 2)

加入书签

苍老些的女声絮絮叨叨地说着家里困难,脊背被背篓压得弯弯的,每一步都走得非常困难。

陈蕴抿了抿唇。

“爸是咱家顶梁柱,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办!”年轻女同志的声音里已经带上了哭腔。

“家里的事你就别管了,先顾好自己小家庭,以后也别偷着拿票回家,要是让学工知道我和你爸有一百张嘴都说不清楚。”

“票是学工让我拿回家的,钱也是他让我带爸去县城医院看病。”

“卫红。”

中年妇女停下步子,旁边年轻的女同志也停下来抹起了眼泪。

李卫红?

哭泣的年轻女同志露出侧脸,正是商店里热情过头给陈蕴留下深刻印象的李卫红。

“小陈,是商店那个售货员!”软秋也很快认了出来。

陈蕴轻轻摇头。

两人放慢步子,李卫红很快就注意到后边来人,赶紧转身拽着中年妇女继续往巷子深处走。

“李卫红是想找你帮她爸看病吧?”

“应该是。”

县城看病全自费,要是遇上大病,哪怕是干部家庭也大多治不起。

中年妇女不过是担心李卫红钱花出去了病还治不好,最后落得个人财两失。

跟在李卫红母女身后走了几分钟,陈蕴很快看到个废旧祠堂。

祠堂前的泥地被踩出无数脚印,泥地上有许多绕着泥地徘徊的人,偶尔会听见他们低声说了句什么话。

而那些等在旁边的人听见了,会走上去低语几句,两人就会到一边放下背篓交易。

李卫红让中年妇女把背篓放到一边,她自己加入了徘徊的队伍中。

“陈蕴,要是李卫红请你私底下帮她爹看病,你会帮吗?”

从刚才遇到李卫红起软秋就没再说话,眼看到了小口子冷不丁地问了陈蕴一句。

不等回答,就听到重重一声叹息远去。

“会。”陈蕴轻声回道。

两人刚走到泥地边站定就有个老实巴交的汉子走到身边,压低声音:“鸡,自家养的鸡子。”

“要票不?”陈蕴听到隔壁的大姐问,也跟着问:“怎么换?”

“不要票,只要钱。”

大姐撇着嘴摆摆手,陈蕴又问:“打算卖多少钱?”

汉子伸出手掌展开:“五角一斤,我这只鸡有四斤半。”看陈蕴眉头微微皱了皱,立刻就改口:“两元钱。”

“我先看看。”陈蕴说。

汉子走到一边放下背篓掀开布,随手抓起只被捆了翅膀和喙的母鸡。

“偷偷放山里养的鸡,能养到这么大不不容易。”

人都吃不饱,能把芦花鸡养得羽毛发亮,确实应该是费了不少功夫。

陈蕴接过鸡颠了颠,痛快点头:“两元钱给你。”

汉子用手绢里三层外三层地裹紧两元钱,期间陈蕴听他嘀咕着终于有钱带孩子上县城看病之类的话。

“大哥孩子哪不好?”

基于前世多年的职业习惯,嘴巴比脑子还先反应,等陈蕴反应过来早已问出了口。

汉子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