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1 / 2)

加入书签

普通人家饭桌上不太受欢迎。

相反旁边货架上琳琅满目的搪瓷盆就亮得多,颜色和款式五花八门,大小应有尽有。

软秋来就直奔搪瓷碗柜台前而去,踮起脚尖努力想从中挑出几款好看又耐用的款式。

陈蕴把兜里换到的票拿出来。

十张不分大小的粗瓷碗票儿十四张工业票和购货指标一次。

合计完票,再跟货架上表示所需的钱票一对,心里很快有了计较。

“要紧的先买,水壶什么的慢慢再换票。”

“我想先买铁锅,再找木匠做个竹篦蒸饭,其余就全换成搪瓷盆。”

其中最珍贵的购货指标陈蕴花了十五元,加上买铁锅所需的八张工业票,实际价值都快超过黑市了。

李护国回程路上没少骂坐地起价的人,足足比上个月他换时贵了八元。

后来还是软秋一语道破天机。

人家是看在高明面子上只要了七元,十五元其实才是真实行情。

“两位同志想买什么?看中的我拿下来你们慢慢选。”

“那个牡丹花的盆拿下来我们看看,还有那个大红花的也看看……”

反正这会儿二楼已经没人,售货员相当热情地抱了许多样式摆到柜台上让两人慢慢看。

“陈蕴,你选个带盖的中午就能带饭去卫生院。”

软秋看中一款印着[抓革命促生产]字样的搪瓷缸,努力向陈蕴推销。

陈蕴连忙摆手。

“我喜欢这个蓝花的,素净些。”

“还是红色好看,多喜庆。”

“那你买红色我买蓝色。”

拿起来对着光转三圈,从众多搪瓷缸中努力选出个没有漏瓷的。

陈蕴挑选得仔细,都没注意到售货员的眼睛亮了一下,转身又从柜台底下抱出摞款式。

“这些是前年的款,虽然款式没那么新,不过一张工业票就能买两个。”

要说在商店工作最大好处是什么,当然是能以非常便宜的价格买到商店存货。

比如售货员拿出来的这摞搪瓷碗。

前天刚从仓库里翻找出来的存货,售货员不说是前年款式谁会认得出。

之所以会这么说,因为碗已经成为商店内部默认的员工福利。

售货员根本没摆上货架,要先等今天下班后内部购买完毕明天才会摆上货架。

陈蕴下意识反应……这人难道又认识牛师傅?

第12章 买碗(2)

售货员李卫红还真认识牛师傅,两家人就住隔壁,家里发生点什么事准是第一个听说。

“你们看,都是好搪瓷盆。”

李卫红找来抹布把搪瓷盆里厚厚的灰尘擦干净,笑着递到陈蕴面前。

“就算有漏瓷也没事,这么便宜我们肯定要买。”

“就是就是。”软秋赶忙附和,刚才还非常喜欢的大红色搪瓷盆立即被抛之脑后,拿起个蓝色字体的盆:“蓝色也好看。”

“你们先选,我去找经理再申请些拿些旧碗给你们选,到时候有人问你们就说是我表妹。”

“那怎么好意思。”陈蕴连连摆手,越过柜台拉住李卫红:“同志快别麻烦,我们看看搪瓷盆就行。”

如此程度的热情,怕不是简单感谢,陈蕴觉得后边肯定还还有其他诉求。

毕竟拿人手短这句老话可是经历过无数事实验证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