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2 / 2)

加入书签

手写打卡的弊端也非常明显……不管早晚只要有名字就行。

卫生院有两层。

一楼集合了诊室、治疗室、抢救室、药房等等,反正只要涉及医疗的都在下头。

二楼则是领导办公室和住院部。

住院部……两张床。

厂子职工及其家属有一万多人,按理来说卫生院平时应该非常忙碌才对,可事实却是恰恰相反。

职工在卫生院看病可以全部报销,家属一半需要自费。

可职工说穿就两千多人,剩下全是家属。

一半的费用那也是钱,有个头疼脑热忍两天自然就好了,忍不过去的再上医院瞧。

那问题就来了……卫生院就没个能看病的大夫。

包括原身在内,卫生院共有三个医生。

左玲玲是副厂长小姨子,赤脚医生培训了半年,不管什么病都喜欢开土霉素兜底。

叶援军大夫倒是个非常有经验,不过擅长的是枪伤包扎以及怎么徒手从肉里挖子弹。

最后剩下原身,医学院稀里糊涂毕业,医学知识也只是半吊子。

想起前世八年医学教育,十年临床经验积累才敢自称一声陈大夫,两个时代的医疗差距可见一斑。

在陈蕴记忆中,卫生院连肺炎都没法治疗。

只要病情稍微严重点的卫生院会马上通知家属往县医院送,久而久之大家伙都晓得卫生院看不了大病。

除非实在舍不得花钱上县城的才会来卫生院看病。

陈蕴签好字,往记忆中自己的诊室走去。

诊室就是办公室,集看病、换衣间、休息处、办公室、为一体。

嘎吱——

左边走廊最里一间,红色木门推开。

红色木窗大开着,好在窗外有棵梨树稍作遮挡,否则屋里早就淹了。

院长就说了句办公室得开窗通风,至此之后不管刮风下雨蒋婶早上打扫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窗子。

院长的话就是铁律,根本不能有任何变通。

陈蕴叹了口气走过去,关上右边窗子,左边靠树那扇还是开着。

办公室非常大,面积比昨天刚住进去的宿舍大多了。

门口两张书桌靠在一起,左边负责看诊,右边负责写报告和吃饭,背后两个铁皮柜子一正一反。

对外装得是病人档案和各种学习资料,背对的则是衣柜。

柜子和墙壁中间拉了条帘子,后边单人床是陈蕴午休的地方。

办公室外绿意盎然,屋里也摆着不少花草,完全不似前世那般压抑的满目雪白。

“看来院里还挺器重我。”

换了干爽衣服又穿上白大褂,陈蕴走到办公桌前坐下,转头欣赏起窗前雨景。

从窗里看去,越过树干就能看到对面幼儿园,铁门上画着五颜六色的图案。

大群家长围拢在门口送孩子,人堆中挤出来个撑着把蓝伞的苗条身影,一袭淡蓝色布拉吉在雨中随着步子轻晃。

左玲玲……

副厂长小vb大吃一团姨子不算最出名,还有个响彻全厂的身份……保卫科副科长高程的二婚媳妇。

左玲玲在城里有丈夫和孩子,听说厂子还没搬到泮水县来之前两人就有些暧昧不清,为跟高程在一起,非要卖了工作去支援三线建设。

后来跟城里丈夫离婚,参加赤脚医生培训后进入红日机械厂卫生院工作,两人终于如愿结婚。

不管人家私生活如何,陈蕴对她并没有多少恶感。

虽说左玲玲没有真才实干,可胜在脑袋清醒,把自己的位置摆得相当端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