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19(1 / 2)
怎么没有看到过?那可是专家总结的。”张倩疑惑的问。
“那些专家大冬天晚上会守在野外观察斑鸠吗?”刘军浩不屑的反问。那啥……实践出真知,这可是他和刘启勇当年晚上组队打鸟总结出的宝贵经验。
其实不少鸟类都比人们想象的要聪明,斑鸠也是如此。很多人知道斑鸠回巢前会咕咕叫一阵子,然后才落回窝内。再过上几分钟,另一只斑鸠也会回来。
网?阯?发?B?u?y?e???f?μ?????n?2??????5?.?????M
这种现象很常见,一般人看到估计也不会想那么多。
刘军浩他们不同,经过长时间观察积累,最后得出结论:第一只飞回来的斑鸠是放哨报信的哨兵。如果这只斑鸠发现有危险,就会扭头飞走,这样第二只斑鸠短时间也不会再回来了。
所以当时他们打鸟提出了首发命中,即要么在斑鸠哨兵赶回来的第一时间干掉,要么耐心等待,等其他斑鸠回巢再打。
斑鸠冬天群聚时道理也一样,气温越低它们停落点也越低。到零下几度时,那些斑鸠快落到地面上了。
有一年冬天傍晚,刘军浩他们几个发现不少斑鸠往村头树林中飞,于是相约晚上过来打斑鸠。
当时看到的情景和张倩刚才描述的很相似,整个树林中不管树木高低,几乎每棵树上都停有斑鸠,而且落得很低。
他们没费多少工夫就捉了整整一麻袋,八九十年代大青山信息闭塞,没有人来收野味。因此捉了斑鸠他们也没卖,每个人分不少拿回自家炒着吃。
随后几天,他们不断出猎,那树林每次都有收获。可以当气温升高后,那个地方却一只斑鸠也找不到了。
“听你一分析,感觉很靠谱。”张倩信服的点点头。
“那当然”刘军浩现在谈性正浓,张口又给媳妇说起晚上捕猎斑鸠的注意事项。最佳时间在十一点之后,那个时间斑鸠处于深度睡眠状态,即使守夜的哨兵也不例外。此时捉斑鸠最容易,偶尔有响声也不会把它们惊动。如果时间太早,用手电往树上照射,很容易把斑鸠惊醒。只要一只斑鸠叫起来,这次行动就宣告失败。
听他讲这么多,张倩悠悠来一句:“你对斑鸠的研究全是捕捉时得来的吧?”
“咳……那时候年少无知,现在早改邪归正了。”他弱弱的辩解。
第五百三十六章 火头橛子钻泥窝
一连十几日,几乎每天都有游客守在白条河边拍水怪。那耐性,连刘军浩都佩服。他现在已经确定,刘五爷当时肯定看花眼了。
就在这件事情即将转淡的时候,突然有消息传来,几个游客拍到水怪,还把照片传到十八楼。
等刘军浩打开电脑,才发现十八楼已经炒得沸沸扬扬,帖子直接被编辑推荐到首页。短短半个小时内,上边回复已经破两千。这热度,比前段时间发现镇水宝剑还火热。
从照片上看,河滩上雾气还没有消散,因此画面很模糊。
再加上那几个游客站在岸上拍摄,距离太远,只能隐隐约约看到画面中有两个灰色的影子在水面上浮动。
不过从形状上看,应该不是已知的鱼类。
图片下边配有文字解说,几个人当时也听到河中间传来羊叫声,于是循声找去。发现两只“怪物”在水中游动,时而浮出水面,卷起层层水浪,时而沉入水底,消失不见。整个过程持续了十多分钟,期间那怪物还像鲸鱼一样,从头部位置喷出半米多高的水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