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97(2 / 2)
它对生长环境很挑剔,只生活在老屋的屋顶上,那种八九十年代盖得红机瓦大堂屋上根本不会长。
瓦棕吃起来味道酸酸的,小时候刘军浩和刘启勇等人常偷偷跑到人家的老房子上拔瓦棕吃。当然了,这个事绝对是不能让大人发现,否则肯定要挨板子。小孩子上房顶经常跌下来,二来不注意会将瓦片踩碎,等遇到下雨,倒霉的可就是房主人了。
那个时代农村小孩子平常吃不到什么零食,因此弄几株瓦棕就好象打了胜仗一样地高兴,大嚼特嚼乐此不疲。
现代的孩子生活条件好,根本不会注意房顶矮小的瓦棕,更不会知道他们的父辈小时候曾津津有味地吃过这东西。
等对方再打过来电话时,刘军浩一口应承下来,让人家明天过来取,实在不行放车上捎回市里也可以。
他这边答应的听脆,等第二天去村里找瓦棕的时候却傻了眼。
村里大部分人家都盖起楼房,这上边根本不会长瓦棕。即使有不少瓦房,也是新盖不久的,而且用的是水泥瓦。
他将整个村子转遍,愣是没找到一株瓦棕。
难怪那游客特意打电话过来寻找,感情这东西真成稀罕物了。
应人之声忠人之事,他这边正发愁,刘五爷给出了个主意,说是到大梁村或者三棵树看看,那村村里老房子上应该有。
“对呀”刘军浩一拍脑袋,赶忙回家骑着电动车朝大梁村。
第五百二十章 刘军浩学口技
还没到门口梁必发家的黄斑皮就狂叫起来,跟着扑窜而出。
“梁老爷子,在家吗?”刘军浩害怕挨狗咬,忙扯着嗓子大叫到。
“谁呀?”听到有人呼唤,梁必发应声出门,“刘军浩,你咋来了,赶紧进屋?”
这老爷子一看是熟人,慌忙请他进来。前年梁必发去刘军浩那里求了几次太岁水,效果出奇的好。他在村里宣传几次,结果不少人听说后也去刘家沟弄太岁水,而且大部分开口说是梁必发介绍的。老爷子后悔不已,生怕给人家惹什么麻烦。
不过刘军浩却没有在意,基本是有求必应。
事实上刘军浩现在相当郁闷,他家那平淡无奇的太岁水经过众口相传,越来越神化,现在被不少乡村老人称之为“神水”了,隔三岔五就有人来求。
而且这股风越刮越烈,不少游客听说后都拿着酒瓶来。甚至张妈前段时间回城时也带了几瓶,说是老姐妹们央求的。
对待这个结果,他们两口子很郁闷,但是没有办法。每次送人家走的时候都要特意叮嘱,有病还是要看医生,别对太岁水报太大希望。
其实太岁水到底有多大的效果,刘军浩也整不太明白。为这个他特意上网查过资料,网上有人把它说的玄乎其玄,有人却说它一文不值,到现在没有个明确答案。
不过他认为这东西应该有一定效果,主要是他家泡太岁的水全部来自石锁空间。
“啊,老爷子,你这是做滚笼呢,想抓苏子鸟?”刘军浩到院中坐下,随口问道。他扭头看不远处放着一大堆细竹签,旁边还有个半成品笼子,立刻明白是做什么。
这主要是他对滚笼门清,小时候常看爷爷做。
苏子鸟和麻雀一样,早些年在刘家沟很常见。每到秋冬季节,成群成群的
↑返回顶部↑